林老大人尊前:
久仰清望,未获瞻拜。
恭维老大人福履绥和,政躬康泰。
晚生与令嫒黛玉妹妹同居贾府,朝夕相处,情同姊妹,深蒙林妹妹不弃,常共针黹诗书,得聆清慧。林妹妹一切安好,惟时时挂念老大人独自在外,公务辛劳,恐于玉体有碍,思念之情,常萦襟怀。
近日恰逢家下仆役南返经办俗务,路途必经维扬。晚生不揣冒昧,谨备京城土产数色及些许寻常滋养之物,区区微意,非敢云礼,聊表寸心,伏乞哂纳。万望老大人为国珍摄,善加颐养,玉体康宁,则林妹妹心安,晚生等亦同感欣慰。
临楮神驰,书不尽意。
恭请
金安
晚生薛宝钗再拜谨上
写罢,她将信纸拿起轻轻吹干墨迹,又仔细看了一遍,确认语气恭敬而不失亲切,关怀之情流露自然。
既说明了与黛玉的交情,又点明了顺路寄送东西的缘由,全然是一片小辈对长辈的诚挚关心,不会显得过于突兀或有所图谋。
她这才将信笺小心折好,放入一个素雅的信封中封妥。
做完这一切,再将信封和黛玉的信一起与那几口箱子的钥匙一并交给最得力的仆役,仔细吩咐了送达的细节。
她希望这份带着温度的心意,能早日送到那位可能已病骨支离的父亲手中,或许能带去一丝慰藉,或许……能稍稍改变那既定的轨迹。
纵然希望渺茫,她也愿尽力一试。
莺儿在一旁看着宝钗做完这一切,只默默感叹姑娘对林姑娘也太好了,她侍奉宝钗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宝钗对别人如此上心。
天日又暗了下来,薛姨妈也回来了,宝钗将这些事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她听,薛姨妈听罢:
“是个招人怜惜的,你做事我一向放心,她年幼失母,又独自来到京城,我们能帮她的自然是多帮一些的。”
母女两又闲话了一些,便用了饭各自睡下了。
又是一年冬夜
宝钗突然被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惊道,不得已将埋在账本里的思绪拉出来,问道:
“莺儿,外面怎么了?”
莺儿身穿杏红的窄袖棉袄,因寒冷的天气脸上红红的,兴奋跑进来急急道:
“姑娘!了不得了!听说宝二爷方才在那边院子里,不知怎地,忽然吐了血!现在那边都乱套了”
宝钗暗道,秦可卿去世了。
随即主仆两人前往贾母的院子里,一路上遇到的丫鬟婆子们个个行色匆匆,面色惊疑。
低语交谈着,一见到宝钗,又立刻噤声行礼,眼神却交换着不安。
宝玉是贾府里的凤凰蛋,一有点风吹草动,全府上下都不得安宁,还有。。。黛玉会很伤心。
宝钗裹紧了身上的锦上添花斗篷,风毛拂过她沉静的脸庞。
她步履加快,却依旧稳重大方,不见丝毫慌乱。
越靠近贾母院落,空气中的凝重气氛愈发浓重。
廊下已站了不少闻讯赶来的丫鬟仆妇,皆屏息静气,不敢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