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傀儡帝王 > 义卖(第2页)

义卖(第2页)

靳羽柯来了兴趣,“先说说看。”

常遂安:“御市既建,督管又皆听命于陛下,何不利用起来,将私库珍藏向外售卖,同时暗中向各位大人传递消息,让他们以为是有宫人私自倒卖,届时自有急于媚上者愿意出高价买下外流秘藏,再交还宫中。”

靳羽柯愣了一下,良久,都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以他完善的现代道德观念来说,不,无论是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背景下的道德观念来看这件事,它应该都是纯粹的诈骗。

但是由皇帝做出来,似乎又很合理。

好像灵魂的一部分已经被发卖出去了,这就是身为皇帝的感觉吗?

常遂安看有戏,跃跃欲试,他早就看私库珍藏不顺眼了,一放好几年,收藏保管都是好大一笔开支,这下可以先把库兵的卒伍砍了省一笔,再慢慢赚钱……

然而最后靳羽柯被自己朴素的道德观念战胜,同时因为一些难以形容的有关国破家亡的屈辱历史重现既视感,他没有同意这个各方面都很经济的开源方案。

经过几次折中,常遂安最后点头的方案是:义卖。

皇帝牵头,以私库珍藏为货品,邀全国富商参与竞价,举办时各级大臣再“自愿”捐献家藏珍宝,所得价款三成充做西北军费,七成纳入国库做赈灾救济之用。

第一次义卖会在立春时节举行,天暖冰消,许多外地富商纷纷前来参与,算是开了个好头。之后每月一次,每次都盛况空前。

看着流水似的银子进账,靳羽轲心中十分满意,更是在大朝会上颇为自豪地宣布了这个消息。

周信修牵头,文武百官皆高呼“皇上圣明”,靳羽轲被夸得险些得意忘形,结果就遇到了义卖开始后第一重阻碍:许多文官上奏称义卖会方便了商人流动,朝廷为了促进义卖销售对此姑息养奸。

靳羽轲一开始主办义卖会,的确也想给富商巨贾一个露头的机会,为以后提高商人地位铺路——只是这个意图万万不能被士大夫们发现,否则不但要被念叨“士农工商层层分明不可越级”之类的古代大道理,更是会导致义卖活动的彻底失败。

靳羽轲只得一面加紧义卖速度,一面下诏申饬商人以安抚官员。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义卖的银子七成入国库,皇帝高兴得很呐,哪里舍得这笔银子?

士大夫们只能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好在这义卖会办了几场便紧急叫停了——

因为不少人选择将拍品暗中进贡给皇帝,甚至有人拐着弯地偷渡珍宝给冉重钧。

靳羽柯知道这件事还是冉重钧亲口告诉他的,但是宝物是什么、被什么人人交到他手上这些细节,冉重钧却咬死了不说,问就是他已经让人拿出宫去卖钱了,只有白花花的银子上交。

小孩儿还挺讲义气,靳羽柯掂量着这钱数,大概知道有几个人这么干过,令他吃惊的是人数竟然不少,有这么多人觉得他宠孩子吗?

还是有人看他搬进了景阳宫暖阁,真的拿他当后妃,开始往他身上押宝了……?

越想越可怕,靳羽轲抖落一身鸡皮疙瘩,决定不去深思这件事,转而吩咐人去查最近有什么私库秘藏重新流入市场且已经成交了的,一一对应着给他列一张买主名单。

拿到后靳羽柯将这张纸反反复复看过三遍,起初还想记住上面每一个陌生的名字,最后发现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干脆丢烛台里烧了。

很好,这种被全世界算计的恶心,终于让他有了点当皇帝的实感。

反正钱是到手了,他并不是不能当个傻子,这甚至连同流合污都算不上,那些名字永远不会有发挥作用的一天。

但如果不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呢,如果身份互换,他也不是没有仰人鼻息过……

靳羽柯狠狠地闭了闭眼。

仅从道德上来说,他并不比那张纸条上的人高尚,只是他作为被讨好的对象,可以肆无忌惮地谴责那些低位者,将他们的努力分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可接受的与不可接受的,并挑选自己心仪的人升上更高的位置。

这是否也是腐败的一环?

他是——不,皇帝本就是这个体系的制高点与决策核心……

刚进宫门就听说最近因为行贿又闹得景阳宫风雨无常,常遂安本来准备的道喜生生咽了下去,改问皇帝陛下需不需要惩治之策。

“惩治什么?本次义卖收获颇丰,孤龙心大悦啊。”

靳羽柯睁开眼看向他,面带微笑,眼色却冷得吓人。

“只是毕竟劳民伤财,以后这些花哨便不必有了,孤身为天子,理应以国事为重。”

常遂安躬身下拜,“陛下圣明。”

“传召,明日朝会改为大朝会,五品上皆入勤政殿,共商西北军费一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