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
楚云飞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简单的寒暄之后。
汪强并没有急着带楚云飞去参观校园,而是将他引至了一间雅致的会客室。
宋文英也微笑着跟了进来,为两人沏上了清茶。
“楚总顾问。”
汪强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地谈起了他的教育理念。
眼中,闪烁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光芒。
“我们办这所幼年学校,其宗旨,绝不仅仅是培养一群只会开飞机的‘军事机器’。”
“我以为,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思想,是人格。”
“因此,我的教育方针,首先,是要启发这些孩子们爱国、爱民族的自觉。让他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而飞,为谁而战。”
“其次,才是引导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外语这些基础课程,为未来的飞行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体育锻炼,锻炼好他们的身体,培养出军人应该具有的服从、坚毅、勇敢的优秀素质。”
他越说越兴奋,甚至站了起来。
“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空军军官,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高尚人格品德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杀人工具!”
“在这方面,我个人,非常推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
“我们不仅教孩子们书本知识,更带他们去乡间,去工厂,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人民,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苦难,又是如何地在挣扎中奋起!”
汪强的一番话,让楚云飞感到了一丝意外,继而是由衷的敬佩。
他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以培养“杀人机器”为首要任务的军事院校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心怀理想、注重人文教育的教育家。
他所说的,与楚云飞心中对于未来军队建设的许多想法,不谋而合。
“汪教育长。”
楚云飞真诚地说道:“您的教育理念,令我深感钦佩。”
“祖国的未来,正需要像您这样,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情怀的教育者。”
得到楚云飞的认可,汪强显得非常高兴。
楚云飞转念接着补充道:“刚才我也听您介绍了,学生们的小三科(音乐、美术、劳作)的形式非常不错,不过为了鼓励和满足这些小虎崽们的好奇心理,我建议直接以美国学校一直推行的俱乐部、社团等形式,用兴趣爱好作为导向去让学生们团结起来。”
两人又就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问题,深入地交流了近二十分钟。
直到勤务兵进来提醒。
开学典礼即将开始,二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谈话。
……
操场上,数百名年龄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已经换上了崭新的土黄色空军学员制服,排着整齐的队列,在阳光下站得笔直。
他们刚刚入学,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紧张、激动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楚云飞看来。
这些孩子正是这个国家空军建设最宝贵的希望之一。
五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海军的建设,楚云飞暂时还没有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