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击溃日军一个加强旅团,歼敌千余人,这。”
钱兆友看着楚云飞,语气里,充满了不可思议:“钧座,恕我直言。”
“据我所知,八路军的部队,虽然作战意志顽强,风格剽悍。”
“但他们的装备,向来极为简陋。怎么可能,打出如此惊人的战绩?”
楚云飞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智珠在握的笑容。
他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然后,才缓缓地,为自己的这位黄埔老友解开了谜底。
“务观兄。”
他放下茶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你以为,这支‘东征纵队’,只是延安方面,随随便便组建出来的作战部队吗?”
楚云飞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老谋深算的精光:“我告诉你,这支部队的组建,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在筹划之中了。”
“当时,邹主任向山城方面,请求给予八路军额外的正式番号和补给。”
“军政部、政治部、军令部,为了此事,吵了几个月,官司都打到了委座那里。”
“大家的意思,都是想用一个‘拖’字诀,把这件事,不了了之。”
楚云-飞话锋一转:“但是随着我担任军训部总顾问之后。”
“这件事,就被我,重新提上了日程,并且,强力地推行了下来。”
钱兆友闻言,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
楚云飞继续说道:“我当时,向委座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要给番号,要给补给,那我们就不能白给。”
“我们不仅要给,还要给最好的!”
“我们要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个‘样板’!一个,国共精诚合作,共同抗日的‘样板’!”
“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由我们山西兵工厂自产的武器择优提供!”
“弹药补给,更是敞开了供应!”
“其军官,我们甚至可以破格,允许他们进入我们的陆军大学,进行深造和培训!”
楚云飞看着钱兆友那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笑了笑。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支东征纵队,早已不是你印象中那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了。他们,是集中了我们双方优势资源的一支精锐部队!”
“李云龙、丁伟、孔捷,这三个人,都是百战悍将。”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舞台和资源,他们能爆发出的战斗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我甚至有心思,等这一仗打完了,就把他们三个,都弄到陆大去培训培训。”
“出来之后,挂个少酱的牌子,都不是问题。”
一番话。
听得钱兆友是目瞪口呆,心中对自家这位长官的深谋远虑,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是一支潜在的“对手”。
用这种方式,打造成一个对外展示的“样板”。
既能获得团结抗日的政治声望。
又能借此,对这支部队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渗透”。
这手腕。
实在是太高明了!
就在这时,另一名通讯参谋走了进来,递上了来自第四十军的最新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