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的脚步很轻,在布满落叶和杂草的碎石小径上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辛跟在他身后,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夜露的微凉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他们穿过荒废的庭院,绕过倾颓的殿阁,最终在一处半塌的观景亭前停了下来。
这里曾是某位失宠妃子的居所,早已荒废多年,断壁残垣在凄清的月光下投下幢幢鬼影,唯有亭边一株老梅树虬枝盘错,顽强地伸展着。
姬发步入亭中,拂去石凳上的尘土,自顾自地坐下,然后才抬眼看向僵立在亭外的辛。
“此处僻静,殿下可以说了。”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亭中,却没有坐下,站在离姬发几步远的地方,仿佛维持着最后一点安全距离。
“子辛……想问,”辛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何为真正的‘仁政’?怀柔与权威,究竟该如何把握其度?”
他紧紧盯着姬发的脸,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姬发似乎对他的问题并不意外,他微微后仰,靠在冰凉的石柱上,月光照亮他半边脸庞,另外半边隐在阴影中,显得愈发深邃难测。
“仁政?”他轻轻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听不出褒贬,“殿下近日,是受了哪位高人的点拨,竟开始思考此等‘迂阔’之事了?”
他的话语带着刺,辛的脸色白了一下,抿紧嘴唇没有回答。
姬发也不追问,目光投向亭外那株老梅,仿佛在欣赏它的姿态,半晌,才缓缓开口:“殿下可知,驯服一头猛兽,与饲养一只羔羊,方法有何不同?”
辛愣了一下,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羔羊温顺,只需给予草料清水,它便安于圈栏。”姬发的声音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猛兽桀骜,需以铁链锁其颈,以利刃慑其胆,以饥饿磨其性,待到它懂得畏惧,明白反抗无用,方可以肉饲之,渐次驯化。”
他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辛身上,那目光冰冷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他的皮肉,直视他灵魂深处的挣扎。
“治国,亦是如此。”姬发继续说道,“对待顺民,自当施以仁德,轻徭薄赋,使其安居乐业。然,对待那些盘根错节的腐朽势力,对待那些阳奉阴违的四方方国,对待那些冥顽不灵的蠢虫……殿下的‘仁德’,在他们眼中,与饲喂羔羊的草料何异?他们只会觉得殿下软弱可欺,进而得寸进尺,啃食国本。”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砸在辛的心上。
“真正的‘仁’,非是毫无原则的滥施恩惠,更非怯懦无能的退让!”姬发的语气陡然转厉,那双幽深的眸子在月光下灼灼逼人,“乃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先立威,而后方能施恩!”他一字一顿,如同金石铿锵,“唯有让所有潜在的挑战者、所有的蛀虫,都清晰地看到反抗的下场,看到触碰底线的代价,看到殿下您拥有足以碾碎他们的力量和决心!他们才会真正坐下来,听您讲‘道理’,才会将您的‘怀柔’视作恩赐,而非软弱!”
“殿下昔日欲行革新,想法固然不错,却如同稚子持利剑于市,空有锋芒,而无慑人之威,故遭反噬。”姬发的话语如同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着辛过去的失败,“而真正的仁政,其核心绝非放弃力量,恰恰相反,它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作为基石!这力量,不仅是兵甲之利,更是运用力量、掌控局面的智慧!”
“该怀柔时,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该立威时,则需如雷霆震怒,犁庭扫穴,不留后患!让恩威出自上意,而非臣下揣测。让所有人明白,顺者,可得生路,可得荣宠;逆者,唯有死路一条!”
姬发站起身,走到辛的面前,距离近得辛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冰冷气息。
“殿下所困惑的‘度’,便在于此。”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恶魔般的诱惑,“在于您能否精准地判断,何时该是春风,何时该是雷霆。在于您是否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去掌控这二者之间的转换,让它们皆成为您驾驭臣下、治理国家的工具,而非被其反噬。”
“仁,是目的,是让天下归心,社稷安稳。而通往此目的的道路上,力量与权谋,才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保障。”他凝视着辛微微颤抖的瞳孔,最后说道,“无手段之仁是愚仁,无仁心之威是暴政。殿下,您……明白了吗?”
辛怔怔地站在那里,浑身冰凉。
姬发的这番话,与他从伯邑考那里听到的,几乎是两个极端!伯邑考强调的是包容、引导、以德化人;而姬发则赤裸裸地宣扬力量、威慑、权谋制衡――这真的是“仁”么?
然而,他却无法立刻反驳。因为姬发的话,虽然冷酷,虽然偏激,却像一把重锤,狠狠砸碎了他过去某些天真而理想化的认知,将他一直回避的、关于权力本质的残酷一面,血淋淋地摊开在他面前。
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和混乱。仿佛站在了十字路口,一边是伯邑考描绘的充满温情的王道乐土,一边是姬发揭示的充斥着铁血与算计的权谋之路。
哪一条才是对的?
或者……两者皆对,又皆不对?
他看着姬发那双仿佛洞悉一切、却又冰冷无情的眼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带给他痛苦的掌控者,更是一个对权力和人性的理解,达到了某种可怕深度的……怪物。
而他,正在向这个怪物,求教治国之道。
这究竟是觉醒的开始,还是……更深沉堕落的序幕?
月光依旧清冷,照在荒亭内外两个沉默对峙的身影上,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