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她的所有字体 > 微光 在字里行间喘息(第2页)

微光 在字里行间喘息(第2页)

然后,我收拾好东西,拉高衣领,低着头,像做贼一样快速离开了网吧。外面的雨已经停了,空气湿冷清新,让我浑浊的肺部稍微舒服了一点。

回到酒店房间,我反锁上门,第一件事是冲进浴室,打开热水,用力搓洗着脸和手,试图洗掉网吧沾染上的所有气味。然后,我烧了热水,泡了一碗杯面,强迫自己一口一口地吃下去。

食物下肚,带来一点暖意和真实的支撑感。

我坐在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灯,像一条无声流淌的光河。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周编辑的短信,语气已经从一开始的焦急变成了担忧甚至带着一丝恳求:“苏晴,回个信好吗?无论如何,让我知道你安全。项目的事情我们可以慢慢说,不急。”

我看着那条短信,很久。

然后,我抬起手指,敲了三个字,发送。

“我没事。”

没有多余的解释。但这三个字,对我而言,已经耗尽了巨大的勇气。

发送完毕,我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瘫倒在床上。

身体极度疲惫,但大脑却因为那短暂投入的修改和刚才的食物,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绝望的清醒。

我拿起床头那份《星墟》的剧本,厚厚的一沓。这是围读会前周编辑塞给我的,我一直没敢细看。

此刻,在一种复杂情绪的驱使下——或许有好奇,有不甘,有恐惧,也有那一丝微光带来的、想要再靠近一点点的冲动——我翻开了它。

---

“咔!很好!这条过了!休息二十分钟,准备下一场!”

导演的声音透过喇叭传来,片场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

我(林夕)脸上那种属于傻白甜女配角的、夸张的崇拜笑容立刻收敛,恢复了平时的平静。对着刚才合作的男演员礼貌地点点头,我走向自己的休息椅。

小圆立刻把保温杯和外套递过来:“夕姐,喝点水。刚才芳姐来电话,说《星墟》的正式合同已经发到她邮箱了,条款基本没问题,等你晚上回去看。”

“嗯。”我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滋润了干涩的喉咙。心里却并没有太多波澜。合同落地是意料之中,现在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如何啃下叶文婧这块硬骨头上。

我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加密的音频文件,戴上耳机。里面是我根据昨晚对角色新的理解,重新录制的几段叶文婧的台词。

“能量守恒定律在那里失效了……”我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比围读会时更低沉,更内收,试图捕捉那种理性框架被冲击时,从内部产生的、细微的裂痕感。

听起来……好像比昨天好一点?但距离我理想中的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还差得很远。

叶文婧的难,在于她几乎所有的戏都是内心戏。她面对的是宇宙级的奥秘和崩溃,但她的外在表现必须是极度克制的,甚至大部分时候是面无表情的。所有的风暴都要通过眼神、细微的肌肉控制、以及台词底下暗涌的潜流来传递。

这对演员的要求太高了。任何一个细节把握不准,就会要么面瘫,要么过火。

我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好像触摸到了一点门道,但又隔着一层看不穿的毛玻璃。

“林老师,”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是这部剧的编剧,一个挺热情的年轻女孩,“刚才那场戏,你那个眼神处理得真好,就是那种‘虽然我很花痴但我也有一点点自己小聪明’的感觉,特别到位!”

我抬起头,对她笑了笑:“谢谢王编,是您剧本写得好。”

心里却暗自叹了口气。看,这就是我现在的标签。连编剧夸我,都是夸我演“花痴”到位。

我必须尽快跳出这个圈子。

“王编,”我忽然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问道,“您平时写这种比较复杂的角色,比如内心活动特别多,但外表又要很冷静的,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或者方法吗?我最近接了个新本子,有点挑战,想学习一下。”

编剧女孩眼睛一亮,显然很乐意分享:“哎呀,这种角色最难写了!我的经验是啊,一定要给她设计非常具体的‘内在动作线’和‘外在掩饰行为’。比如,她内心正在经历海啸,但外在可能只是在平静地整理实验数据,或者反复擦拭一个杯子。通过这种内外反差来体现张力……”

她滔滔不绝地讲着,我认真听着,偶尔点头。

这些技巧层面的东西,我当然懂。但我知道,最关键的那个“核”,那个能让一切技巧变得真实可信的“核”,不是靠方法能解决的。

它需要真正的……感同身受。

那个苍白脆弱的身影,又一次不受控制地浮现在脑海里。

“对了,林老师,”编剧女孩忽然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语气,“听说你接了星熠那个大项目《星墟》?厉害啊!”

消息传得真快。我笑了笑,没否认也没确认:“还在接触阶段。”

“真好!那本书我可喜欢了!原作者苏晴,真是个天才!就是……”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听说人挺怪的,不太好接触?上次围读会,好像闹得有点不愉快?”

我的心微微一紧。看来那天的事,到底还是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是吗?我不太清楚。”我含糊地应道,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我觉得能写出那种故事的人,内心世界一定非常丰富敏感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