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的文案 > 静流深涌(第3页)

静流深涌(第3页)

”但是这种非均质性,似乎并未在您当前展示的模型参数设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区分?我想请问,您的模型参数库具体是如何构建的?样本来源和代表性如何?又是通过何种统计或实验方式进行验证与校准,以确保其能准确反映这种空间差异性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这个问题提得相当专业、深入且切中要害,直接指向了模型可能存在的潜在弱点,或者说,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细节。

沈知时内心对苏芮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表示赞赏,这正是高水平团队协作需要的品质。

他下意识地侧过身,朝她投去一个快速而明确的、带着鼓励意味的认可眼神,并自然地压低声音,靠近她一些补充了一句:“苏博士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点得很准,这正是模型能否精准模拟现实的关键之一。”

他身体自然而然地微倾,距离苏芮更近了一些,方便进行这短暂的低频交流,这是团队协作中常见的高效互动模式,专注于问题本身。

苏芮接收到来自项目核心骨干沈知时的肯定,脸上也回以一个了然且略带兴奋的微笑,显然为自己能切入到这种深层次的技术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感到振奋。

这个短暂、自然且完全基于专业探讨的互动,却分毫不差地落在了正在回答问题、目光习惯性扫过全场以观察反馈的林叙眼中。

他的话语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停顿或磕绊,依旧流畅地、逻辑清晰地解释着参数库的来源。

综合了历史文献记载、实验室内的加速老化实验数据、以及现场谨慎获取的微损取样分析结果,并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和贝叶斯更新方法进行不确定性量化等。

然而,坐在前方的沈知时,凭借某种难以言说的、过于敏锐的直觉,却极其清晰地捕捉到了一个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的细节——林叙握着那支黑色激光笔的、骨节分明的右手手指。

在指向屏幕某一处复杂的数据图表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或许只有半秒,指尖微微用力,向下按压了一下,以至于修剪得整齐圆润的指甲边缘,因瞬间的压力而透出一点缺乏血色的冷白。

与此同时,他镜片后那双沉静如古井的目光似乎也几不可察地沉敛了一瞬,浓密的睫毛极轻微地垂下又抬起,虽然他的视线焦点仍然礼貌地、专注地停留在提问者苏芮的脸上,但沈知时却一种强烈的、近乎幻觉的直觉感到。

那目光的余波,像一道冰冷而迅疾的探针,在自己和苏芮之间那因交流而缩短的空间距离上,极快、极轻地扫过,不带任何情绪,却又仿佛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冰冷的重量。

汇报会最终在一阵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专家和同事们开始低声交流着、整理物品,陆续离场。

项目办陈工热情地迎上去与林叙握手,口中说着“精彩绝伦”、“思路开阔”、“受益匪浅”之类的标准客套话,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沈知时依旧坐在原位上,没有立刻起身。

他需要这几秒钟宝贵的、无人打扰的独处时间,来消化和平复刚才那短短一小时里,内心所经历的一切:林叙在专业领域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带来的剧烈冲击与欣赏。

那一声冰冷客套、刻意划清界限的“沈老师”带来的刺痛与失落;以及最后那个被他敏锐捕捉到的、细微却似乎泄露了某种并非全然平静情绪的停顿和指尖的用力……这些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在他心头缠绕、翻滚。

他默默收拾好自己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动作有些缓慢。站起身时,目光恰好看到林叙正礼貌而坚定地婉拒了陈工关于共进工作午餐、以便进一步交流的邀请。

“谢谢陈工,心意领了。不过我中午已经另有安排,需要尽快回实验室处理一些数据。”他动作利落地将讲台上的笔记本电脑收进一个看起来用了有些年头、边角处皮质已微微磨损却依旧打理得整洁非常的黑色公文包里。

他的动作依旧干脆、高效,但沈知时却隐约感觉到,那利落之下,似乎比刚才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时,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内在的紧绷感,仿佛急于离开这个空间。

当沈知时整理好物品,走向门口时,恰好林叙也结束了与陈工的最后寒暄,转身准备离开。

两人在会议室门口那狭窄的、仅供一人从容通过的通道里,不可避免地、迎面相遇,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对方身上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冷冽气息。

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被无限拉长、凝滞。空气似乎也变得粘稠起来。

林叙抬起头,目光再次与沈知时的撞个正着,避无可避。

距离如此之近,沈知时甚至能看清他镜片上极其细微的防眩光涂层纹路,以及镜片后那双瞳孔的颜色,是比记忆中更深的、近乎墨色的黑。

他几乎以为自己捕捉到了那深潭之中一闪而过的、某种极快、难以捉摸的波动——那绝非面对普通同事时的全然平静,更像是一种在猝不及防的、毫无心理准备的近距离照面下,下意识泄露出的、极其复杂的情绪碎片,混杂着瞬间的惊讶、一丝来不及掩饰的旧日痕迹,或许还有……别的什么。

但那波动消失得太快,快得如同黑暗中划过的微弱火星,瞬间便被无尽的黑暗吞噬,让人怀疑是否是自己的眼睛因疲惫而产生的错觉。

随即,那丝波动便被一种强大的、近乎严苛的自制力强行压下,碾碎,眼神迅速归于一片深潭般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彻底的平静。

他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如同对待任何一个擦肩而过的、仅有数面之缘的普通同事,重复了那个称呼:“沈老师。”

这个称呼,带着体制内特有的、泾渭分明的距离感,此刻听来,却像一根被冰浸过的、细微却无比锋利的针,精准地刺入沈知时的心脏深处,带来一阵尖锐而冰冷的寒意和随之弥漫开来的、深重的失落。

沈知时张了张口,喉咙像是被一团温吞而潮湿的棉花死死堵住,又干又涩。

那些早已在脑海中盘旋准备好的、试图打破眼下这种令人窒息的僵硬局面的普通寒暄,比如“讲得非常精彩”或者“期待后续合作”,全都笨拙地、沉重地卡在舌尖,一个字也无法顺利地、自然地吐出来。

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怯于开口,怕自己的声音会泄露此刻并不平静的心绪。

如此近的距离下,眼前的林叙比任何照片或讲台上的影像都更加真实可感,也更加陌生:他的身形似乎比少年时期显得更加挺拔结实,肩膀宽阔了些,蕴藏着内敛的力量感,下颌线条清晰而冷峻,肤色也比记忆中深了一些,透出一种常年进行野外考察所留下的、健康的痕迹,那是阳光和风霜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份骨子里带来的清冷气质依旧,却不再有昔日的单薄与易碎,而是沉淀得更为内敛、坚实和深沉,像一块被时光流水打磨得光滑无比、却也更加坚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