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的文案 > 百日(第4页)

百日(第4页)

两人各自占据一角,像两座沉默的堡垒。沈知时咬着笔杆,眉头紧锁,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全是演算;林叙则戴着耳机隔绝杂音,指尖快速划过英语阅读理解的段落。

偶尔,沈知时被一道解析几何卡得心烦意乱,烦躁地揉乱头发,一抬眼,正对上林叙从书堆后投来的询问目光。

无需言语,沈知时只用一个苦笑加耸肩的动作,林叙便了然,回以一个鼓励的、带着“稳住”意味的点头,随即又埋首自己的战场。一个眼神,一次微小的表情交换,便是疲惫战斗中最及时的补给。

傍晚,天色渐暗,晚自习前的短暂间隙。空旷的操场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只剩下风吹过旗杆的呼哨。两人各自戴着耳机——沈知时可能是节奏强烈的摇滚用来提神,林叙或许是舒缓的纯音乐来平复思绪——沿着跑道一圈圈奔跑。

汗水浸湿了后背的校服,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这不是悠闲的锻炼,而是高压下释放和蓄能的仪式。

偶尔,在起点或终点擦肩而过,两人会默契地停下脚步,摘下一边耳机,互相扬起汗湿的手掌,“啪”地一声清脆击掌,伴随着一声短促有力的低吼:“加油!”

声音不大,却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随即又各自投入下一圈的奔跑,为接下来的晚自习积蓄体力。

沈知时总是先一步移开视线,避免过长时间的目光接触,他知道那可能会泄露一些自己正在努力压抑的东西。

言语依旧不多,甚至比百日誓师前更少。时间太宝贵,每一分每一秒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然而,那份在无数张试卷、无数次模考、无数个挑灯夜战中淬炼出的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战友之情,却在这种沉默的默契中变得更加深厚、稳固,如同淬火的钢铁。

沈知时无比珍视这份情谊,它是在茫茫题海和巨大压力中,能让他感到不孤独的坚实后盾。

但同时,他内心的雷达始终高度警惕,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内心那片名为“自由”的疆域。他需要的是毫无保留地冲刺,是心无旁骛地追逐自己的目标顶峰。

这份与林叙的情谊,必须纯粹是助力,是加油站,绝不能成为任何形式的牵绊,或带来额外的、需要回应的情感期待负担。

他需要的是毫无挂碍、全力冲刺的空间,战友就是战友,这是高三冲刺期他唯一能承载、也最需要的关系模式。

任何超出这个范畴的情感,都会被他理智地压制下去,用强大的自制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与体面。

一个周二的晚上,晚自习结束后,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沈知时正在整理今天的错题本,林叙则在旁边做着最后的检查。

“你的物理笔记可以借我一下吗?”林叙忽然问道,“我今天有几个地方没记全。”

沈知时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那本已经有些磨损的笔记本:“拿去吧,明天还我就行。”

林叙接过笔记本,指尖无意中碰到了沈知时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沈知时迅速抽回手,仿佛被烫到一样。

“谢谢。”林叙的声音依然平静,但若仔细听,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不客气。”沈知时低下头,继续整理自己的东西,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暗暗责备自己的反应过度,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朋友间正常的接触。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但不是尴尬的那种,而是一种充满张力的静谧。最后是沈知时打破了沉默:“走吧,再晚宿舍要关门了。”

他们收拾好东西,一前一后走出教室。走廊上的灯光已经暗了一半,投下长长的影子。沈知时刻意加快脚步,走在前面,避免并排行走时可能产生的那种亲密感。

走到宿舍楼岔路口,两人该分开了。沈知时停下脚步,转身对林叙说:“明天早上老时间图书馆见?”

“好。”林叙点头,目光在沈知时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转身走向自己的宿舍楼。

沈知时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轻轻吐出一口气。他成功维持了那种克制的距离,没有让任何不该有的情感流露出来。这是一种胜利,但他心中却泛起一丝莫名的失落。

他摇摇头,甩开这种情绪,告诉自己这是正确的选择。高三,高考,这些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东西。

任何可能分散精力的事情都必须被严格管控。

深夜,宿舍楼早已统一熄灯,陷入一片沉寂,只有走廊尽头厕所的灯还亮着微弱的光。

林叙独自坐在书桌前,拧开一盏光线被调到最暗的充电台灯,在桌面上圈出一小片昏黄的孤岛,生怕影响对面床铺的室友。

他面前摊开着那本厚重如砖的建筑图册——这几乎是他唯一的、短暂的“奢侈”放松。指尖在那些精密复杂的线条和结构图间缓缓游走,仿佛在触摸一个遥远而清晰的梦。

然而,白日里纷繁的公式和题目退去后,那个下午的画面便清晰地浮现:沈知时在百日誓师台上光芒四射后,走下台阶时长长舒气、扯松领口的如释重负的笑容,以及自己那句几乎未经思考、脱口而出的心声——“能站在你身边的人。”

他停下翻页的手指,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

宿舍楼外是沉沉的夜色,远处城市的霓虹给天幕染上模糊的光晕。他努力寻找着,终于在光污染中辨认出几颗格外明亮的星辰,如同散落在黑丝绒上的钻石。

“站在你身边的人。”林叙对着那微弱的星光,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气声低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