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的文案 > 月亮的背面(第3页)

月亮的背面(第3页)

林叙几乎是本能地退后半步,将自己更深地藏匿于廊柱投下的浓重阴影里,眼帘迅速低垂,目光死死落在自己鞋尖前一小块磨损褪色的地砖花纹上,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林叙努力调整呼吸,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只是一个恰好路过、被这突然转身惊扰的、漠不关心的局外人。

“哦,吓我一跳。”沈知时下意识地拍了拍胸口,脸上如同按下了某个无形的、熟练无比的开关,那抹林叙无比熟悉的、阳光般毫无阴霾的笑意瞬间浮现,完美地覆盖了前一秒所有残留的疲惫与紧绷。

那点短暂的僵硬与沉重像是从未存在过,消失的速度快得让林叙几乎要怀疑自己刚才所见所闻是不是一场因光线昏暗而产生的幻觉。“你怎么也在这儿?找灵感?”

沈知时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轻松明快,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好奇的疑惑,听不出任何破绽。

“……透透气。里面有点闷。”林叙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从喉咙深处艰难挤出来的自语,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与沙哑。

他不敢抬头直视那双此刻盛满虚假“阳光”的眼睛,怕自己眼底来不及彻底收拾干净的震动与复杂情绪被对方敏锐地捕捉看穿。那笑容太具欺骗性,也太……让人为之心尖发涩,泛起细密的疼痛。

“走吧,回去,该上晚自习了。”沈知时语气轻快,像是真的刚刚只是出来透了口气,卸下了什么微不足道的负担。他晃了晃手中的手机,“我去把手机还了。”

但林叙知道不是。他认得那只手机壳,印着一个低调的奢侈品logo,属于沈知时的那位姑姑。

那位笑容永远温婉、衣着永远得体、在为数不多的家族聚会上总会当着父母的面夸他“懂事”、“省心”,也是全家唯一一个会偷偷给他塞零花钱、会在他感冒时悄悄发信息提醒他吃药的人。

但也是那个,从他初中起,就时不时被迫“代为接送”他、不得不替父母“临时保管”他的手机、甚至还曾被要求偷偷翻阅他社交软件记录——尽管她总是最大限度地阳奉阴违,竭力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为他保留一丝喘息的空间和微不足道的温柔。

她是他父母布下的、最为温和的眼线,也是那张无形监视网的一部分——礼貌、合理,甚至包裹着亲情的糖衣,却也无可辩驳地代表着那套无处不在的、冰冷的准则。

沈知时心里清楚,纵使姑姑私下再如何竭力回护他,也难掩这不过是另一个“合理”名义下的管控——他们以爱为名,代他做出所有选择;以关心为由,代他掌控人生方向。

沈知时活得像一个被精准管理的长期项目,日程、交友、兴趣、目标……甚至情绪,也都要符合那个“优秀”、“上进”、“不出错”的黄金标准。他必须成为那个最完美的小孩,时时刻刻。

而这个手机,就是那套冰冷标准外化出的延长线。表面上是方便的通讯工具,实则是无形的枷锁——一条看不见的狗绳,一头拴着他的日常,另一头紧紧攥在一个“无所不知”的权力之手中。

所以当沈知时迈步转身,看似轻松地说出“走吧,回去,该上晚自习了。我去还还手机”时,林叙却清晰地看见他肩颈之间那道未完全舒展的、依旧紧绷的肌肉线条——像是一张始终拉满的弓,哪怕暂时收起了箭矢,也未曾真正松懈。

那紧绷感并没有因为笑容的出现而彻底消失,反而像一道无声的伤痕,烙印在放松的表象之下,只有仔细看,才能窥见一二。

随着沈知时走动的细微动作,那道线条甚至几不可察地轻微抽搐了一下。那紧绷感并未因为通话结束而散去,反而因为那句“我去还还手机”而显得更加讽刺与沉重——他不是在归还一件普通的物品,他是在归还有一种象征性的、短暂易逝的“自由”。

原来,有些人连“拿起手机”这件事,都不是为了自己真实的联系,而是为了完成一项被指派的任务,汇报一项被要求的工作。

林叙的心也跟着那细微的抽搐猛地一缩。那无形的丝线,由电话那头冰冷命令编织而成的丝线,只是暂时放松了勒紧的力道,却并未真正松开。

它们依旧深深地勒进他的骨肉里,勒在他竭力维持的、阳光灿烂的表象之下。林叙甚至能想象到,当沈知时重新坐回灯火通明的教室,那丝线又会悄然收紧,迫使他挺直脊梁,嘴角弯起完美的弧度,继续扮演那个“足够好”的、从不让人失望的儿子。

他不能做不完美的小孩,一刻也不能。

一股强烈而酸楚的冲动猛地涌上林叙的喉头,堵塞着他的呼吸。他想问:“你还好吗?”想告诉他:“不必总是这样笑,累了也是可以的。”想笨拙地、鼓起毕生勇气拍拍他的肩,说一句:“其实……我也懂。”

但所有的言语都哽在喉咙深处,像一块烧得滚烫的炭,灼痛着,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吐出。

我有什么立场去问?又以什么资格去触碰对方精心维护的堡垒与尊严?我自己不也是深陷于讨好与伪装的泥沼中、无法挣脱、甚至不敢出声的人吗?

这份同病相怜的苦涩认知,最终只化作更深的沉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舌尖尝到一丝铁锈般的腥甜。

他只能沉默地跟在沈知时身后半步的距离,像一个被默许存在的影子,共享着这一段短暂而压抑的归途。

他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遍遍描摹着对方肩背上那道挥之不去的、诉说着真实与疲惫的僵硬痕迹。

那痕迹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阳光下的阴影、关于灿烂笑容背后的重负的秘密。

而林叙,在这样一个偶然的黄昏,成为了这个秘密唯一的、无言的见证者。

他感觉自己窥见了一角华丽袍子下真实的疲惫与枷锁,这认知让他心头酸楚拧紧,也让他对那个永远带着光走进教室的身影,生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怜惜与一种奇异的、只有共同经历过某些黑暗才能产生的靠近感。

那缕曾经只让他暗自心悸的“夕照余温的风”,此刻仿佛裹挟着来自两个不同囚笼的、无声的叹息,在他们之间悄然流动,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沉默的桥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