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再到寒冬 > 会再见面吗(第2页)

会再见面吗(第2页)

“这孩子,身上有股纯粹的钻劲儿,沉得下心,是块做前沿基础研究的料子。”

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校内科研月评的榜首位置,论文被学院全力推荐去参加国家级的“未来科学家”科研论坛并获奖,还接连斩获了几个由行业巨头设立的、竞争激烈的专项奖学金。

电话那头,母亲周雅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与骄傲,甚至透过电波都能感受到那份扬眉吐气:

“知时啊,妈就知道你行!从小到大就没让家里失望过!以后就是真正的科学家了,搞卫星遥感,这才是国家需要的高精尖技术,有前途,有分量!”

“你外公昨天特意打电话来,听说你发了SCI又中了核心期刊,高兴得不得了,在电话里头连说好几遍‘这才是正经出息!’。你从小就聪明,路子走得正,选这个专业,真是选对了!”

沈知时握着手机,身体微微倚在宿舍阳台冰冷的瓷砖墙上,面对着巨大落地窗外的、虚无的空洞。

初冬的寒风毫无阻碍地掠过他额前有些凌乱的碎发,远处是城市璀璨却无比疏离的、如同星河般的灯火,无声地闪烁着。

他听着母亲在电话那头细数着亲戚们的夸赞、邻里羡慕的眼神以及对“沈家出了个科学家”的光明期许,只是沉默地、间隔地“嗯”着,作为回应。

他早已习惯了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尤其是在他精准地、完美地走在家庭和社会共同期待的、“正确”的轨道上时。

然而,在那一刻,置身于阳台的孤寂与凛冽寒风之中,一种巨大的、冰凉的、无法与人言说的孤独感却像浓重的夜色一样,将他无声地彻底吞噬。

他能用复杂的算法解析一座巨型城市地表温度的细微时空变化,能精准追踪广袤沙漠中沙丘移动的轨迹与规律,甚至能构建模型预测未来十年海岸线的侵蚀与变迁。

可那个深蓝色天鹅绒盒子里,那张轻薄卡片上的寥寥数语,那个沉默少年眼中曾闪烁过的、他当时未曾读懂、如今却灼烧灵魂的炽热温度,却是他穷尽毕生所学、调动所有最先进的遥感技术也无法真正“捕捉”、“反演”和“建模”的存在。

那是他知识版图上永恒的、沉默的盲区。

大四的寒假,沈知时回到了那座熟悉的、位于江南繁华地带的家中过年。

沈家的宅邸气派而内敛,装修是沉稳的中式风格,年节里更是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洋溢着一种符合身份的、规整的热闹。

巨大的红木圆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淮扬菜式,餐具熠熠生辉。

沈知时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听着长辈们谈笑风生,话题从宏观政策风向微妙地切换到全球经济形势,最终又不可避免地、精准地落到了下一代的教育与婚恋前景上。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

坐在对面的姑妈,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的笑容,目光温和却不容回避地转向沈知时:“知时啊,转眼都这么大了,在武汉那所名校也快毕业了吧?工作定了没?终身大事也得提上日程了呀!过了年就二十四了,可不小了。”她的语气亲切,却带着一种家族内部特有的、无形的催促压力。

母亲周雅茹闻言,立刻放下手中擦拭得锃亮的银筷,脸上的笑容瞬间更加明亮灿烂了几分,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属于胜利者的矜持与自得。

她先是对姑妈的话从表面上表示了充分的认同,声音清亮悦耳,足以让圆桌对面的叔伯都听清:“大姐说得对!孩子大了,终身大事是我们做父母最该上心的时候。我们哪能不考虑?”

她话锋陡然一转,仿佛不经意间,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更大的、更具分量的砝码,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豪与肯定,“不过啊,知时这孩子,眼下心思还是完全扑在学业前途上。”

她刻意顿了顿,目光优雅地扫过全桌,满意地看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牢牢吸引过来,“他啊,不仅顺利保送了本校的硕士,还拿到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联合培养资格,硕博连读!”

“哦?慕尼黑工业大学?”一位见多识广的叔伯立刻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这可是欧洲的顶尖理工院校,全球排名常年靠前,尤其在工程技术领域声誉极高。知时拿到了他们的联培名额?这可不得了!”

周雅茹脸上的笑容更盛,如同盛放的牡丹,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掷地有声:“是啊!是慕尼黑工业大学。遥感对地观测领域也是他们的强项,跟欧洲空间局(ESA)都有深度合作。他过去是跟着那边的一位大牛教授,做最前沿的卫星遥感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听说研究方向还涉及到全球环境变化监测,是国际热点。”

都说德国留学的三年将是你人生五年中最难忘的七年,等你十年后毕业回家,就可以和家里人分享这丰富多彩的十二年。

她如数家珍,目光再次落在儿子身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由衷欣慰与不容置疑的强化期待,“这孩子,从小就知道轻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什么是正经前途。这能去世界顶级学府深造,以后就是具备国际视野的顶尖人才了!至于个人问题嘛。”

她看向姑妈和其他亲戚,语气轻松却又带着不容置喙的笃定,“看他自己缘分吧,反正平台和眼界都更开阔了,以后接触的层次自然不一样。当然,有各方面都特别合适的,也要麻烦你们这些姑姑、叔伯多帮着留心介绍介绍。”

话音刚落,桌上立刻响起一片更热烈、更由衷的赞叹与恭贺声。

“慕尼黑工大!这可是世界级的学府啊!”

“硕博连读还是联培!双料保障!知时这孩子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老沈,雅茹,你们真是教子有方啊!给我们家这一辈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这才是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后无论是留在国外发展还是回国效力,都是顶尖的!”

父亲沈国栋一直沉稳地听着,面带微笑,此刻也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丝含蓄而满意的笑意,沉稳地举起酒杯:“孩子自己肯努力,抓住了机遇。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尽全力支持,不拖后腿,希望他学成之后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