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之盛世医女 玉珠 > 林薇献良策应对潜在危机(第1页)

林薇献良策应对潜在危机(第1页)

次日清晨,仁心堂刚一开门,便见侯府的管家李福急匆匆赶来,手中紧握着一封萧景琰的亲笔信。“林大夫,侯爷吩咐我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您,说有要事亟待与您商议。”李福将信递到林薇手中,语气中透着紧迫。

林薇心中一凛,连忙拆开信封。信中,萧景琰写道,自从昨日与她探讨长安局势后,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愈发觉得旱灾与边境问题背后潜藏着更深重的危机,诸如旱灾可能引发的粮价飙升、流民暴动,以及边境医疗资源匮乏可能导致的将士伤亡加剧等。他希望今日能再次与她会面,听取更多宝贵建议。

“李管家,烦请你回复萧公子,待我处理完医馆上午的病患,便会立刻前往侯府。”林薇阅毕信件,语气坚定地答复道。她深知,萧景琰对潜在危机的重视,足见其对百姓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若自己能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定能助益更多人。

李福点头应允,匆匆赶回侯府复命。林薇将信妥善收好,迅速投入到繁忙的接诊工作中。上午的病患格外多,既有患风寒的孩童,也有咳嗽不止的老人,还有因劳作受伤的农夫。林薇一边为病患诊脉开方,一边在脑海中梳理应对潜在危机的思路,偶尔还会与苏景交流几句,听取他的意见。

临近午时,最后一位病患离开。林薇简单收拾了一下医箱,对苏景说道:“苏大哥,我去侯府与萧公子商议应对潜在危机的策略,医馆就拜托你了。”

“你放心去吧,医馆有我在,不会出问题。”苏景笑着回应,“记得多提些实用的建议,为百姓和国家尽一份力。”

林薇点头,提着医箱快步前往侯府。刚到侯府大门,便见萧景琰已站在门口等候,神色比昨日更显凝重。“林大夫,你来了!”萧景琰快步迎上前,“请里面走,我们到书房详谈。”

两人走进书房,丫鬟端上茶水后便悄然退下。萧景琰将一份奏折放在桌上,语气沉重地说道:“林大夫,这是昨日我向朝廷提交的奏折,里面详细阐述了旱灾和边境的严峻形势,以及你提出的种植耐旱作物、改善边境医疗的建议。然而,我总觉得这些措施还不够,仍有许多潜在危机亟待应对。”

林薇拿起奏折,仔细翻阅。奏折中不仅详尽描述了长安城外的旱灾状况,还提及已有部分地区出现粮价上涨的迹象,甚至有流民聚集,若不及时妥善处理,极有可能引发暴动。边境方面,除了匈奴的骚扰,还存在将士因药品匮乏而死亡的情况,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萧公子,你考虑得确实周全。”林薇放下奏折,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些潜在危机若不及时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针对粮价上涨和流民问题,我提出两点建议。首先,朝廷可以设立‘平价粮铺’,由官府出面调控粮食价格,严禁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确保百姓能够购买到平价粮食。其次,对流民进行妥善安置,组织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并提供种子和工具,使其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为缓解旱灾和兴修水利贡献力量。”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赞叹道:“设立平价粮铺和安置流民,这两个建议真是太好了!平价粮铺能有效遏制粮价上涨,避免百姓因买不起粮食而陷入困境;妥善安置流民不仅能化解潜在的暴动危机,还能充分利用人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只是初步想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林薇谦虚地说道,“例如,平价粮铺的粮食来源,既可以从官府粮仓调拨,也可以向富户征集,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他们捐粮;至于流民安置点的选择,应避开易受灾地区,优先考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以防疫病传播。”

萧景琰认真地将林薇的建议记录下来,不时点头称赞:“你考虑得真是细致入微!这些细节我之前确实未曾想到。关于边境医疗问题,除了建立医馆、派遣医者,你还有其他建议吗?”

林薇思索片刻,答道:“边境医疗不仅缺乏医者和药品,还缺少懂医术的士兵。我们可以在边境军队中挑选一些聪明好学的士兵,由医者对他们进行基础的医术培训,使其掌握伤口处理、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以便在战时能为受伤将士提供初步救治,减少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的死亡。此外,药品的运输和储存也是一大难题,鉴于边境气候恶劣,药品易变质,我们可以对药品进行特殊处理,如制成药丸、药膏,以延长其保质期,并安排专门的队伍负责药品运输,确保药品能及时送达将士手中。”

“在军队中培训士兵学医!这个建议真是太实用了!”萧景琰激动地说道,“边境医者数量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受伤的将士。如果士兵自己掌握医术,就能显著提高救治效率,减少伤亡。关于药品处理和运输的问题,我之前也有所考虑,但一直未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你提出的制成药丸和药膏的建议,确实能有效延长药品保质期,解决药品变质的问题。”

林薇接着补充道:“还有一个潜在危机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旱灾可能引发的疫病。干旱天气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再加上流民聚集,卫生条件差,极易爆发疫病。建议在流民安置点和受灾地区设立‘卫生防疫点’,派遣医者定期为百姓检查身体,普及卫生知识,督促百姓注意个人和居住环境的清洁。同时,储备一些治疗疫病的药品,一旦发现疫病迹象,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萧景琰听罢,脸色愈发凝重:“疫病!这确实是我未曾重视的潜在隐患!一旦疫病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设立卫生防疫点、普及卫生知识、储备药品,这些举措必须迅速落实。林大夫,你所提出的建议,不仅化解了当前困境,还防范了潜在危机,真是感激不尽!”

“萧公子不必言谢,这是我分内之事。”林薇微笑着回应,“这些建议还需朝廷的支持与配合方能实施,期望朝廷能尽快批准你的奏折,付诸行动。”

萧景琰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深信朝廷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今日我将再次上书,详尽阐述这些潜在危机及应对建议,同时派遣人员前往受灾地区和边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例如调查适宜设立平价粮铺和流民安置点的位置,挑选适合培训的士兵,以及储备药品和粮食等。”

两人随后在书房中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逐一细化了每项建议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萧景琰不时提出疑问,林薇均耐心解答,两人的思路愈发清晰,应对潜在危机的方案也日渐完善。

临近傍晚,林薇起身告辞:“萧公子,时辰已晚,我需返回医馆了。希望这些建议能尽快落实,助百姓和边境将士早日渡过难关。”

萧景琰迅速起身相送:“林大夫,今日真是感激不尽!若非您指点迷津,我难以察觉这些潜在危机,更不可能提出如此周全的应对方案。您放心,我定会尽快落实这些建议,不负您和百姓的厚望。”

两人并肩走出书房,穿过庭院。夕阳的余晖洒落庭院,花草和建筑皆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老夫人坐在廊下等候,见两人出来,急忙上前询问:“景琰,林大夫,你们谈完了?情况如何,是否已有应对之策?”

萧景琰微笑着答道:“娘,林大夫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不仅解眼前之急,更防范了潜在风险。我已决定再次上书朝廷,全力推动这些建议的实施。”

老夫人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林大夫,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不仅医术精湛,还如此深谋远虑,能为国家和百姓着想。”

“老夫人过奖了,我只是尽绵薄之力而已。”林薇谦逊地回应道,“时辰已晚,我该回医馆了,老夫人,萧公子,告辞。”

“路上小心,记得常来府里看看。”老夫人关切地叮嘱道。

萧景琰送林薇出府,两人走到侯府大门前。“林大夫,今日的交谈让我受益匪浅。”萧景琰真诚地说道,“以后若遇到其他问题,还希望能继续向您请教。”

“萧公子客气了,若有需要,我定当尽力。”林薇笑着说道,随后登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侯府,林薇斜倚在车窗旁,回味着今日与萧景琰的对话。她深知,应对潜在危机的征途尚且漫长,需跨越重重难关。然而,只要朝廷官员齐心协力,百姓积极配合,定能共渡难关。她亦坚信,萧景琰会竭尽全力,推动这些建议付诸实践,为国家和百姓带来希望的曙光。

回到医馆时,已近戌时。春桃和阿福早已在医馆门前翘首以盼,见林薇归来,连忙迎上前询问情况。“林薇姐,你和萧公子谈得如何?是否已商议出应对危机的良策?”春桃满含好奇地问道。

林薇微笑着点头,简要地向两人介绍了今日提出的建议,包括设立平价粮铺、安置流民、培训士兵学医以及设立卫生防疫点等内容。春桃和阿福听后,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

“太好了!林薇姐,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些建议一定能帮助百姓和边境将士渡过难关!”春桃激动地说道。

阿福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林薇姐,有了这些措施,就不用担心粮价上涨和疫病问题了!边境的将士们也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了!”

苏景从医馆内步出,耳闻数人的交谈,含笑说道:“我早知你能提出良策。这些建议若得以实施,实乃百姓与国家的福祉。”

“尚需朝廷的支持与配合方能落实。”林薇接过话茬,“期望朝廷能尽快核准萧公子的奏疏,付诸行动。”

苏景颔首赞同:“会的,萧景琰对这些问题极为重视,必然会竭力推进。时已不早,你也劳累一日,早些安歇吧。”

林薇点头应允,与春桃、阿福、苏景逐一告别后,返回自己的居所。她躺卧于床,脑海中不断回溯今日与萧景琰的对话,内心满是憧憬。她坚信,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必能应对这些潜在危机,使百姓安居乐业,边境重归宁静。而她,也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以己之医术与智慧,为这个时代贡献绵薄之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