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京闻言‘切’了一声,“我就说这个家没我不行吧,看我的!”
因为时差关系,京京第二天上午特地串了一节课,给妈妈打电话:“歪,妈妈!”
陈茵刚接电话还是嗯嗯,哦哦的,几句话后,她突然提起嗓门:“我跟你说燕玉京,你大学毕业前绝对不许给我搞对象!
更不许给我找个洋女婿!”
跟大女儿嚷了一顿后,陈茵原地转了几圈,“不行,我得给壮壮打电话,他这个哥哥怎么当的,有人给妹妹写情书他都管不到?!”
这下燕九如也懵了。
他分不清这是京京哄妈妈方法,还是真的在外面搞对象了,一时间也跟着悬起心来。
第215章培训技校?那天,某人臭不要脸地骗她……
第215章培训技校
燕家的基因比较强大,几个孩子长得都比较像爸爸。
壮壮十几岁离开家的时候看起来还是个大孩子,这几年像吃了面起子似得,个子窜到一米八不说,虽然脸上不免还带着几分稚气,但猛一看已经有七八分爸爸的影子了。
“妈妈,这你就放心吧,有我爸在哪儿比着,你大闺女可看不上哪些A啊,B的。”儿子的声音干净清澈还带着一点点的调侃笑意。
跟许多妈妈一样,陈茵也不免唠叨几句:“你也一样,找对象回来找,要抵得住外面的诱惑。”
壮壮笑了,“妈,我们几个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从小什么好东西没见识过?至于被外面这点繁华诱惑吗?您和我爸放心吧。”
他几岁的时候羡慕别的孩子有玩具小汽车,结果他爸就开个汽车厂给他专门造能开的玩具车,还是全世界拿着钱排队下单的那种。
满天下喊几嗓子,谁家有这么宠孩子的!
繁华是钱堆出来的,见识则不仅仅需要有钱,还得有权势才能培养出来。
这些,自己家现在都不缺。
叮嘱完思想品德方面,陈茵自然又关心起孩子们的身体。
“晚上还饿不饿?没事儿的时候你们几个记得多包点馄饨、饺子冻起来,半夜饿了起来煮一碗。”
“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别嫌麻烦。”
壮壮笑着应道:“好。”
别看他们家里条件好,可几个孩子还真没有不会干家务的。
从小就被大人喊着跑个腿儿了,拿碗筷,捡桌子了,洗碗,扫地,打土豆皮,掐豆角……样样都干得溜着呢。
像包饺子馄饨,在家的时候只会包和擀皮,出国前被妈妈和奶奶突击培训学了全套。现在除非了太累了不想动,不然还真不会饿到自己。
娘俩用国际长途唠了二十多分钟,然后那边又换成了小虎,也被爸爸妈妈叮嘱了一箩筐。
美其名曰:不能厚此薄彼。
果然,孩子是母亲最好的精神药剂。
自打京京说了一回有好几个男同学给她写情书以后,陈茵的精神头就又回来了,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为了方便突击检查,还特地批准兄妹仨买了部诺基亚1011手机。
一千来美元,折合五六千人民币。
要知道连他们爸爸现在还在用早些年买的大哥大砖头呢。
***
燕九如和陈茵在他们这一代人中,结婚生子都比较早的。
五个孩子的数量虽然不比上一辈人一生生七八个,十来个的人家,也绝对不逊色了。
再说,以前是生活质量不行,孩子不容易养活,不得不靠数量取胜。
现在生活安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孩子开始以质量取胜了。
加上避孕套在全国推广免费普及,现在不管农村还是城里,一家生三五个都算多了。
记得有篇报道,记者采访一对摆摊的小夫妻,当问道他们有几个孩子的时候,年轻媳妇说只要两个就行。
理由是从怀孕到生育再到孩子离不开手的几年,生多了影响她挣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