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既然生产线到位的时候就知道原来计划的车型被淘汰了,就没想着研发别的?”
对此,玄国方面有话要说。
一个技术总工道:“燕司长,不是的,我们技术研发部门前后提交了两款新型,但他们总以不合格之类的理由打回来。
您知道的,研发新车型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儿,我们加班加点搞了两个出来,结果都被否了,哪有时间再研发别的新车型啊……”
“否定的理由是什么?”
总工程师道:“不符合他们国家的标准,光是不合格就两百多个点,总之改都没法改。”
燕九如扫了对方的外方的总工程师乔尼一眼,道:“既然不达标,那对方的标准肯定是有数据的,你们的和标准的差距是多少?有具体数据吗?”
玄国的技术总工程师猛然抬头,道:“这个倒是有标准,外方提供了。
我们不合格的地方差距有大有小,大的差距……有点多,但有二十多个点只差一点点。”
他手比划了一捏捏的距离。
“找差距的原因了吗?”
“啊?”这位总工和白总都茫然了。
燕九如鼻子轻嗤了一声,敲着桌子怼人:“既然差距指标都有了,为什么不去找原因?是材料的原因,还是制造工艺,还是都有?如何缩小差距?
难道说,你们脑子里都是厕所?”
就差骂他们脑子里是屎了。
“我们国家为什么花这么大代价要搞合资厂?
不就是为了引进对方的技术吗?
引进技术难道只会盯着对方提供详细图纸这条路?
既然对方提供了工艺标准还有总工程师协助,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住?
在对方的指导下达标也是学了到技术,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白总等人头更低了。
他们确实一直盯着对方的全套图纸来着,这是当初合同约定的。只是对方各种理由拖着不肯全给,只一张一张往出挤,他们就被带偏了。
以为拿到对方的全部图纸才是真的引进技术,倒是没想把能学的先学到手……
啧啧
这脑子根本不灵光。
燕九如不是看不起他们,这要是去他厂里应聘,绝对撑不过第二轮!
***
燕九如把这边骂得没人敢抬头,又转向看热闹的外方。
约翰和乔尼、托马斯等人一个激灵,本能地想低头找事干。
燕九如冷哼一声:“约翰先生来的晚,我就先不问他了。
那么请问乔尼先生,CKD散件从去年年中开始滞港一直到现在。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除了干等和吵架,就没干点别的有建设性的举措吗?”
“还有,去年初你们就知道原计划的车型被市场淘汰了,结果就想到一个CKD散件组装的主意?那你们这份工资待遇还真挺好赚的。”
“还有约翰总经理先生,你不是对CKD散件进不来生气吗?那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不给你们发许可证。”
这下全体在场的人员都抬起头,齐齐看向燕九如。
燕司长淡淡扫了他们一眼,“王总会计师,燕城一般双职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作为燕京汽车厂老厂派来的总会计师,王奎良还是很关注每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的。
他立刻道:“如果我没记错,双职工家庭年可支配应该是2000元左右。”
“很好。”
燕九如接着道:“你们这款4140越野车基本款售价153000元,豪华版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