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第二个太阳是什么意思 > 第六章 两处茫茫皆不见(第6页)

第六章 两处茫茫皆不见(第6页)

等他控制了自己思路时,听见梁曙光正在汇报:

"今天一早,我打了十几个电话,工厂工人都上班了,连市政府的职员都坐在办公桌前,等候清点,交接,连一根铅笔也不少。只是电机厂给特务放了火,烧了四间厂房。"

姚锡铭很注意倾听最后这一点,点一下头说:

"是呀,百孔千疮,百废待兴,大意不得呀!昨天的历史虽然掀过去了,但今天的历史却还未全翻过来。"

汇报完毕,姚主任全身洋溢着喜气(不过,久经沙场,久历风霜的人,不会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示喜悦韵,他有适合于他的身份的神态、风度),姚主任说:

"来,让我们到楼顶欣赏欣赏大武汉的风光吧!"

他健步在前,登上顶楼。大江的反光很刺眼,蓝天上缓缓飞着一朵一朵棉絮似的白云。整个大武汉一望无际,影影绰绰罩在一层阳光雾霉中,像一面大海。姚主任脸上展开了笑容,笑得坦率、真诚。他一眼瞧见这里那里有一些烟囱冒着黑烟,他伸手一指,说:

"看!烟囱冒烟,武汉开航了!……"

从通衢大道上传来嘈杂的市声,这是无法分辨,庞杂混乱,而又充满生气的声音,这里面偶然响起一阵汽笛、车铃,像一曲交响乐中的吹奏乐器声一样美妙动听。

这时,秦震与丁吉相在小声交谈,说什么,谁也没听见。不过,梁曙光敏锐地感觉到,这谈话的结局是令人不顺畅,而且有些懊丧的。梁曙光想,他们必定说到营救白洁未成的事。

由于姚锡铭正患肩周炎这种讨厌的病症,一上楼头,秘书就赶上来给他披上风衣,他猛一转身,风衣随着铺散了半个圆圈,他已面朝长江。江上传来嘹亮的航笛声,但见江流浩荡,万墙如云,秦震想说什么,但只叫了一声:

"姚主任……"

就停住了,因为他听到姚主任正在低声吟诵: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秦震刚把要说的话吞下去,姚主任双眸闪出一股英气:

"好呀!心脏跳动起来了,什么叫解放?就是给这大城输进新鲜血液,让它恢复元气。老秦!你记得进沈阳吧,陈云同志天天派人到街上去考察,计算着:今天有几家商店开了门?明天有几家商店开了门?有一天汇报有三十多家开门,陈云同志就拍了一下手心说:行了,沈阳老百姓相信我们了。"

"是呀,那时难呀!可是在这里连一天都不用。梁曙光,你们是昨天几点进城的?"

没等梁曙光回答,姚主任就旋转着风衣,又转回楼下去了。

走入大厅时,姚主任在前,秦震在后。

姚主任一回头,他那两道眼光和秦震的眼光相遇,好像说:

--武汉人民没有忘记大革命的失败者啊!

--不会,他们怎会忘记。

这两位在北伐战争中参加过汀泗桥作战的老军人,这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情,由于非别人所能理解,从而有种亲切之感。

会议讨论了煤炭、粮食、运输等问题。大家都认为沪汉之间的航运是水上交通大动脉,应该赶紧沟通,以便武汉工商业繁荣起来。可是,长江的航标统统都给破坏了,于是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先派一只轮船试航,并派一个武汉工商界代表团去与上海工商界取得联系。在会议快结束时,姚主任看了看秦震,又看了看梁曙光:

"我们部队还风餐露宿、夜卧街头啊!"

说着轻轻叹了口气。

梁曙光兴奋地说:

"昨天我走遍全城,没见一处占用民房的……"

丁吉相却压低声音打断他的话说:

"群众反映可大呢!"

姚锡铭两道鹰眉一扬,问:

"什么反映?"

秦震和梁曙光愕然相顾。

丁吉相沉吟一下说:

"说部队一去二十二年,回来连屋都不进,过意不去,不少人告市委的状呢!"

一阵宏亮的笑声,同时发自所有参加会议的人的胸膛。

散会时,秦震跟梁曙光说:

"你到我那儿去一趟!"

回到住处,秦震把军帽摘下来用力往桌上一摔,坐在一只漆成白色的藤椅上,跟前一个小圆桌也是白色的,他伸手示意梁曙光坐在他对面,他把一只手臂放在桌面上,沉默了半天,头也没抬,眼也没看地缓缓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