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txt在线阅读 > 第175章 战六安常冯联手(第2页)

第175章 战六安常冯联手(第2页)

数百人的伤亡,对于如今已拥兵数万、地跨四路的红旗营而言,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先锋也还有三千余人,建制完整,主将虽然受伤但还能指挥,核心战力未损,问题并不大。

念及此处,石山心里就有了底,对信使和颜悦色道:

“吴什长起身说话,给我详细介绍下此战经过。”

“谢元帅!”

信使吴兴国行礼起身,稍稍整理了思路,道:

此战,都指挥使采取围三阙一战术,我军主攻东城墙,佯攻南北两面。

起初进展顺利,三面城墙下鹿角、拒马等障碍被清除大半,金指挥所部已架起云梯,麾下勇士就将登上城墙。

六安北门突然打开,朱亮祖亲率六百步骑冲出。陈指挥所部庐江军担负佯攻诱敌任务,防备不严,阵列本就散乱,被敌人冲击,瞬间大乱。

那朱亮祖又驱赶庐江溃兵,直扑东城墙而来,欲要攻击金指挥部侧翼。费指挥急率本部人马拦截,奈何敌军势头正猛,又被庐江溃兵裹挟,未能将其阻住。”

攻城正酣之际,侧翼却突然杀出一支生力军,以点破面,搅乱全局。

石山暗道这朱亮祖不仅勇猛,对战机的把握也极为精准!

“都指挥使见情势危急,亲率中军压上,连斩数名贼将,终将朱亮祖与其大队分割,团团围困。”

吴国兴眼中闪过一丝对常遇春当时神勇的钦佩,随即又被懊恼取代。

“都指挥使见朱亮祖勇悍,起了好斗之心,亲自邀斗此人。不料那厮狡诈凶悍,战不过几合,突然从后腰扯出秤砣大小流星锤,猛地掷出,都指挥使刚格开侧面刺来的一枪,回身不及……”

吴国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仿佛又听到了那令人牙酸的撞击声。

“正中左肩!幸赖元帅所赐铁甲精良,卸去大半力道,肩胛骨未碎,但甲叶凹陷,险些跌落下马。朱亮祖趁着混乱,硬是从包围圈的薄弱处撞了出去,又有北门遁入城中。”

流星锤锤作为战场暗器,也就秤砣大小,携带隐蔽,出其不意,威力足以击伤甚至击杀披甲目标,但绝非演义中那种开山裂石的夸张兵器。

朱亮祖能在身陷重围的情况下,精准把握战机,以暗器伤敌制造混乱并成功突围,这份临危不乱的狠辣与战场嗅觉,确实不容小觑。

但若仅凭此一战,就断定此人勇悍绝伦、不可力敌,却也言过其实。

常遇春此战确实有些轻敌,主动请罪的原因,石山也心知肚明。

红旗营自濠州起兵以来,攻城拔寨势如破竹,鲜有三日不克之城。唯独常遇春主攻的庐江和的六安两城,接连遭遇挫折。

庐江尚可推诿于连日阴雨,六安之战,却是实打实的被敌军出城反击,常遇春还因自持勇武,而被敌将所伤,对于其人来说,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

常遇春遣使替自己请罪,与其说是畏惧责罚,不如说是内心难以排遣的羞愤与自责在驱使。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日益强盛,敌人亦非原地踏步。以往传檄而定,一鼓而下的攻城战,本就不是常态。往后攻城掠地,遭遇强敌,陷入鏖战拉锯,将是常事。”

石山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伯仁临阵决断,亲率精锐阻敌,迅速控制形势,处置得很好。困敌后,堂堂主将冒险邀斗,致自己受伤,顽敌逃脱!就罚他……战后回捧月卫做我一旬亲卫,并为所有轮训军官讲解此战之失!”

这个处置对某些人来说有些轻,但对好面子的常遇春来说,绝对不好受,希望这厮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要一冲动就与敌邀斗,将帅的勇武不是这么用的!

至于攻城战越来越难打之论,却不是为常遇春开脱,而是基于对天下大势清醒研判得出的结论。

江北战乱已近一年,大浪淘沙,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的,岂有庸碌之辈?元廷为续命,疯狂抛出“荐才令”“纳粟补官令”等律令,以高官厚禄、合法割据为饵,诱惑地方豪强为其卖命。

以往,元廷横征暴敛,变钞、逼捐、括马,根本没把天下万民当人,反复折腾,刘福通、芝麻李这等大户豪强都深受其害。

这些人没得选,才不怎么排斥高举“正税免捐”大旗,维护社会基本稳定的红旗营,但也不怎么支持,因为石山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友好。

拉一派打一派虽然做得巧妙,可明眼人还是能看出石山对既得利益群体的戒心。

即便没有又拉又打,红旗营“正税免捐”也更倾向于保护底层百姓的利益,却实实在在地砸碎了许多地方大户赖以盘剥小民的“包税”饭碗。

但如今,元廷为求延续腐朽统治而饮鸩止渴,已经全面放开各种禁令,鼓励豪强士绅练兵平乱,但凡有点实力的豪强,有几个能拒绝“裂土封侯、威福自专”的诱惑力?

红旗营以后的扩展只会越来越难,战斗也只会越来越残酷,越来越难打,六安朱亮祖,不过是这汹涌浪潮中跳出的第一朵显眼浪罢了。

石山如此奇怪的处罚,却让吴国兴看到了元帅对都指挥使的满满的关爱,他明白元帅更关心战局本身,又补充道:

“元帅明鉴!此战,我军伤亡有近六成在陈指挥部,遭突击未列阵所致。敌军大部伤亡,则是在被我军包围之后,只要我军结阵相抗,敌军便再难寸进,冲势立颓。”

吴国兴这番补充,进一步佐证了石山的判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