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之后,骁骑营斥候须得前出至少二十里,严密监控后方元军动向,一旦发现元军主力有大规模南下迹象。”
石山语气凝重,盯着常遇春和李武,道:
“立即停止追击,就地选择有利地形转为防御,等待我亲率后续大军增援。”
“明白!”常遇春和李武再次抱拳,深知本部既要迅猛突击,又要审时度势,不可浪战。
最艰难、最关键的突击任务,交给了最信赖、最精锐的部队。而那些不放心的部队,石山也绝不会让他们闲着坐享其成。
他的目光,落在了如坐针毡的彭二郎和赵均用身上。
“彭二郎!赵均用!”
被点到名字,彭二郎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还有些拉不下面子,犹豫是否要立刻起身应命。他身旁的赵均用却反应极快,深知此刻任何犹豫都可能招致祸患,立刻起身抱拳。
“末将在!”
彭二郎见状,心中一慌,也赶紧跟着站起来,动作略显狼狈:
“末…末将在!”
石山面无表情,声音冷得像冰。
“你二人所部兵马,紧随擎日卫、骁骑卫之后渡河。常遇春、李武二人一旦击溃援军并追击敌寇,睢水沿线残留的大小营寨,便由你们两部负责拔除。”
他顿了顿,目光如实质的寒冰,刺向彭、赵二人:
“一日之内,十二座营寨必须全部拔除,不得留任何隐患。随后,你二人立即率部与我主力汇合。”
数万红旗营主力一旦渡河,以雷霆之势击溃元军援军,并冲击其第二道防线,睢水第一道防线上的那些主要由乡勇驻守的营寨,目睹后方崩溃,其士气必然雪崩式下挫,抵抗意志会大大削弱。
此时进攻,难度和伤亡自然比硬啃要小得多。
但即便如此,要在一天之内连续攻破最多十二座营寨,哪怕有些可能望风而降,依然需要投入兵力,进行清剿、接收,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相当的伤亡代价。
这显然是个“脏活累活”,也是石山对彭、赵二人保存实力心态的惩罚。
石山说完,眼神锐利地盯着彭、赵二人,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在二人心上。
“若不能按时做到,”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森然的杀气。“休怪本帅,以你二人严肃军法!”
最后四个字如同冰锥刺骨,彭二郎和赵均用只觉得一股寒气瞬间从脚底板窜上天灵盖,他们毫不怀疑石山绝对说到做到——红旗营还有数部兵马未动,他们便是想抗命都没本钱。
赵均用率先反应过来,抢答道:
“末将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彭二郎也连忙跟着,声音干涩地附和道:
“末…末将定竭尽全力!”
待二人表完态,石山又看向其余诸将。
“胡大海、左君弼。”
“末将在!”
“命你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