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大战将起敌发狂
滁州东部,瓦梁垒。
七月流火,炽烈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汗臭与尸体开始腐败的甜腻恶臭。
堡垒粗糙的砖石墙体上,新添的刀劈斧凿痕迹与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交织在一起,无声诉说着刚刚结束的惨烈搏杀。
郭子兴手扶被晒得滚烫的城垛,大口喘息着,每一次吸气都像拉扯着破损的风箱。他浑身浴血,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沉重的环首刀拄在地上,支撑着几乎脱力的身体。
汗水混着血水,从额角滑落,蛰得他眼角的伤口火辣辣地疼。
明明累得恨不得立刻瘫倒,但他的神经却如同绷紧的弓弦,丝毫不敢松懈。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堡垒下如退潮般缓缓撤去的淮南元军。
堡垒下,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与敌人的尸骸混杂在一起,在烈日暴晒下,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郭子兴知道,必须立刻处理,否则疫病一旦滋生,这小小的堡垒就会变成死地。
“天佑!”
郭子兴的声音嘶哑干裂,像砂纸摩擦。
“快!带三个队出垒,元狗的攻城器械,能拖进来的就拖进来,拖不动的,就地毁掉。这天气太毒,尸首不能久留。咱们将士的遗体,带回垒后掩埋,元狗的尸体……”
他的声音冰冷下来,指向不远处那条在泛着波光的河流,
“统统抛进滁水!反正下游就是鞑子的王八营,想捞就让他们自己捞去!”
“诶!明白!”张天佑爽快应道。
他是郭子兴麾下极少的几个“自己人”,同样浑身浴血,但精神头明显比疲惫的郭子兴足得多。其人迅速扫过城墙上一张张同样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孔,吼道:
“三队!六队!七队!还能喘气的,跟俺来!快!”
数月前,元将彻里不不战而逃,红旗营轻取滁州后,石元帅命郭兴和郭子兴率部东进,意图奇袭六合县,进一步威胁真州、扬州。
但六合守敌反应比较迅速,及时收拢兵马,还拆除了城外杂乱建筑,不给红旗营趁乱攻城的机会。二郭退兵途中,顺手拿下了当时人心惶惶、仅为木质营垒的瓦梁堡。
瓦梁垒北依蜿蜒的滁水,南靠连绵起伏、林木茂密的老山余脉,地势险要,扼守要冲。
准确的说,瓦梁垒属于六合县。此地滁州东面百里,距六合县城仅三十里。
红旗营占据瓦梁垒,便如同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直抵六合县城的咽喉,逼得淮南行省(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不得不在六合长期屯驻重兵,日夜提防。
起初,淮南元军慑于红旗营百战不败的赫赫威名,只敢派出小股游骑骚扰,不敢大举进攻,郭子兴抓住这难得的喘息之机,指挥士卒和随征民壮,伐木采石,连日赶工。
他依托老山山势加固垒墙,又引滁水,在堡垒外围挖掘出一道约两丈宽的护城河,将原本只是个临时兵站的简陋木寨,改造成了一座砖石土木结构、壁垒森严的要塞。
如此大的动静,六合守军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多次派兵袭扰,试图打断郭子兴的筑垒工程。
敌军人少,郭子兴便亲自披甲执锐,率精锐出垒冲杀;敌军势大,他便依托未完工的工事,与其周旋。如此血战数场,硬是顶着元军的压力,让这座坚固的要塞在老山脚下、滁水畔拔地而起!
前后历时近两月,其用心之专,意志之坚,几乎让熟悉他过往的人认不出来。
但这转变,何尝不是被逼出来的?
其人最初起兵时,核心战力是自己的庄客仆从。但被石元帅收编后,早已打散重编,后又屡经战损和补充,麾下早已没几个旧部。
而且,粮饷辎重,皆由元帅府统一核算拨发,半点不由己。
更关键的是,其独子郭天叙,就在质子营中。
他郭子兴已是彻彻底底被石元帅拿捏住了命脉,哪里还敢生出一丝一毫的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