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江湖野人 > 第173章 革积弊屠刀须利(第1页)

第173章 革积弊屠刀须利(第1页)

第173章革积弊屠刀须利

ps:本章是过度章节,以周昶的视角,解读红旗营新政的美好前景和可能遭遇的巨大阻力,以及石山的破局之策。本应该写一个大章,但肩周炎发作,头晕想吐,实在码不动。而且这类内容也不怎么讨喜,就只码了5000字,请谨慎订阅。

……

持续多日的阴雨散去,天空澄澈如洗,碧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气温也快速回升,蒸腾起地面残留的水汽,空气变得粘稠而闷热。

周昶回到自家宅院,官袍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微微佝偻的背脊。他今日随石元帅奔波于杭埠河西岸的白马岭,为勘察未来卫城的选址忙碌了一整天。

庐江县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良好,黄陂湖西北更是农垦宝地,正是靠着其稳定的粮食产量,庐江才能筑营寨练兵马,接连打退“彭祖家”的进攻。

石山想要把庐江变成后方产粮基地,除了在此驻守重兵,还得进一步完善城防,重新修筑城池自不必说,还要利用大别山余脉的白马岭修筑卫城,防备元军由长江经杭埠河突入庐江以北。

卫城选址关乎庐江未来的防御格局,石元帅亲临,问询极细,周昶纵然熟悉本地水文地势,也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不敢有丝毫懈怠。回到家,精神一松,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

“父亲,您回来了。”

长子周耽早已候在厅前,见父亲一脸倦容,忙上前搀扶,同时递上一件干净的素色长衫。

“嗯。”

周昶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任由儿子替他解开官袍,趁着为父亲更衣的空档,周耽脸上带着几分焦虑,小心翼翼地开口:

“父亲,东门李氏,被查抄了。”

“知道了。”

周昶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琐事,自己抖开长衫披上,系好衣带,才转过身,目光掠过儿子不安的脸,补充道:

“石元帅今日在白马岭,就已告知为父了。”

周昶的平静让周耽更加着急,他上前一步,声音不由自主地拔高,道:

“可是,父亲!李氏是茹娘的表亲啊!”

茹娘是周耽的正妻,李氏遭难,妻子在家中已哭成了泪人,忧惧不已,这份姻亲关系带来的压力,实实在在压在了周耽肩上,由不得他不急。

周昶换好衣衫,走到桌边,端起早已备好的凉茶,仰头一饮而尽。冰凉的茶水滑过干渴的喉咙,却浇不灭心头那股无名烦躁。

随即,周昶又给自己倒了一盏,坐下,小啜了一口,这才抬眼看向长子,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语气平淡地道:

“那又如何?侵吞西圩良田,逼得柳氏三娘悬梁自尽的,难道不是他李氏子弟?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石元帅岂是滥杀无辜之人?”

周耽被问得一滞,脸上却依旧是不以为然的神色,嘴唇翕动,似乎还想再为李氏辩解几句。

看着长子这副懵懂又固执的模样,周昶心头涌起一股浓重的无力感,夹杂着深深的愧疚。

发妻去得早,自己这些年又一心功名仕途,对长子的教导实在疏忽了,才养得他文不成武不就,遇事只知钻营关系,不识时务,更看不清这翻天覆地的大势。

“茹娘当李家是表亲?李家往日仗着有蒙古主子撑腰,何曾将我们周家这门拐弯抹角的亲戚放在眼里?他们风光时,没少给你老子摆脸色,为父一世清名都差点被他李家毁了。

如今落了难,才想起还有我们这门亲戚可以攀扯?晚了!”

这番话,既是解释,也是发泄,道尽了旧日官场人情冷暖的辛酸。

周耽见父亲对李氏成见已深,知道再提姻亲无用,眼珠一转,换了个更“高明”也更危险的说辞。

“父亲,他们今日能对付李氏,焉知明日不能对付方氏、王氏?父亲您如今在庐江,若是连姻亲故旧都保不住,长此以往,谁还肯依附我们周家?您在这庐江的根基,岂不是——”

“混账!”

周昶积压了数日的郁气,如同火星溅入了油桶,轰然引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乱跳,随即抄起自己面前那只粗瓷茶盏,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周耽。

哐当!

一声脆响!茶盏不偏不倚,正中周耽的额头。

茶水混着碎裂的瓷片飞溅开来,周耽“嗷”一声惨叫,额头瞬间传来火辣辣的剧痛,温热的液体顺着眉骨流下,不知是茶水还是血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更深的恐惧来自于父亲那从未见过的暴怒眼神,对老父多年积威的畏惧瞬间压倒了一切,他顾不得疼痛,“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身体筛糠般抖动着,声音带着哭腔。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命轮之主
命给你行不行网游之命轮之主
...
东陵帝凰
一季流殇东陵帝凰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