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170章 遇春受阻庐江城(第3页)

第170章 遇春受阻庐江城(第3页)

“苍天有眼啊!”

泥巴、石子如同雨点般砸向高台,砸在董昱昆等人身上。董昱昆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口中喃喃求饶,哪里还有半分昔日县太爷的威风?

石山立于台前,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压过了台下的喧嚣。

“元廷无道,官吏如虎!董昱昆等辈罪孽滔天,今红旗营代天伐罪,为巢县父老,讨还血债。但本帅言出必行,董昱昆虽罪该万死,念其供述详实,如约,赏其一个痛快!斩!”

“斩”字出口,如同惊雷!

刽子手手起刀落!

寒光一闪,血溅三尺!

董昱昆来不及喊叫,头颅就已经滚落在泥泞之中。

“好!”

“杀得好!”

万民欢呼,声震四野!积压多年的怨气,仿佛随着这一刀得到了宣泄。

紧接着,其余五人的罪行一一宣布,或斩或绞,均当众执行

石山还根据董昱昆等人的供述,当众释放了两名被冤入狱者,并为六起冤假错案昭雪,被冤枉者及其家属跪地痛哭,叩谢青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董昱昆身为朝廷命官,却只顾鱼肉百姓,反倒是身为反贼的石元帅为民做主,围观百姓对红旗营的排斥感急剧消退。

“平冤狱!杀狗官!石元帅仁义!”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瞬间引爆了全场!

“石元帅仁德!”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红旗营以贪官劣绅的鲜血祭旗,东、西两路大军迎着尚未停歇的阴雨,如同两条巨龙,同时开拔。

东路,以邵荣为行军总管,统率合肥军、含山军、骁骑卫(缺冯国胜的第二营),总兵力约六千人。目标:和州、乌江!

西路,由石山亲自统率,辖捧月卫、擎日卫、骁骑卫第二营,以及金朝兴等部义军,总兵力约七千五百人。目标——庐江、舒城、六安州!

无为义军因为缺乏整训,且无为州地处巢县南翼,是防备长江方向元军反扑的重要屏障,石山便任命夏君祥为红旗营无为总管,命其率部返回无为镇守。

为增强无为义军战力,石山将李武扫荡栅江口等据点缴获的四百件兵器拨付给无为军,并从捧月卫抽调一个队,随夏君祥返回无为,协助其整训队伍,构筑城防。

庐江。

当石山率领西路大军抵达庐江县城下时,骁勇敢战的常遇春居然还没有攻破此城。

倒不是因为庐江墙高沟深,难以攻克。

庐江虽然也号称“据江淮之会,山水环绕,为形胜之地”,实际却是城池东北面为不到百丈高的治父山,城西为杭埠河,杭埠河以西,才是大别山余脉。

此城的城墙,也只是一道被扒掉了包砖的低矮土围子,理论上并不难攻克。

阻碍常遇春脚步的主要原因,是此时已经入梅,天空仿佛漏了一般,连绵的阴雨淅淅沥沥,无休无止,道路泥泞不堪,一脚下去能没到脚踝,让行军和作战都变得非常困难。

更糟糕的是潮湿阴冷的天气和泥水浸泡,让野外宿营的士兵苦不堪言。

尽管石山早已严令全军必须饮用烧开的热水、食用热食,擎日卫扎营也尽量选择高地、挖掘排水沟,但伤寒、腹泻等非战斗减员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此外,庐江县守军的抵抗意志也远比巢县守军更坚决。

若说庐江县和巢县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有个“好官”——县尹周昶。

周县尹在任数年,带领百姓疏浚沟渠,鼓励生产,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惠民实事。

在乱世之中,百姓所求不过一线生机。

但凡地方官能像周昶这般做些人事,给百姓活命的希望,当地便很难发生动乱。

去年,彭莹玉率众弟子在庐州路多地同时发动起义,其得力弟子赵普胜(本就是庐江人)在家乡起事,响应者却寥寥,最终只能带着亲族和信众远走含山再起义。

此后,占据无为州的“彭祖家”头领李普胜两次率军攻入庐江县境,也都被周昶组织军民依托寨堡和县城顽强击退,周县尹在庐江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常遇春率擎日卫攻入庐江县境后,遭遇的情况就与巢县截然不同。

这里寨堡林立,相互呼应。

即便攻破一两处寨堡,当地百姓出于对周昶的信任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也多是出粮出丁应付差事,极少有人愿意提供城中守军的详细情报,更别说主动投效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