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后成了帝卿白月光女尊作者雪岛23 > 110120(第24页)

110120(第24页)

“大司徒。”姬怜驻步行礼。

二人遂并肩行于廊庑之下。

谢清宴道:“虽值夏季,然南方酷暑尤甚。廷玉不日即将南下,诸般行装可曾备妥?”

姬怜回:“天子批文、通关符信、换洗衣物乃至沿途粮秣皆已齐备。”

谢清宴听闻很是满意,复又蹙眉:“只是她近日感染风寒,令我有些忧心。眼下虽才入夏,但南下路途难免湿热交蒸,易受暑气侵扰,更担心有蛇虫叮咬。她性子跳脱,于起居琐事上总不够细致。”

姬怜闻言驻足,朝谢清宴郑重行叉手礼,肃然道,“我愿随玉娘同行南下,助她推行土断之策。若蒙大司徒允准,一应起居琐事皆由我打理,必不教她为此分心。”

谢清宴闻言微怔,看向姬怜的目光中带了几分审度,“你身为儿郎,南下路途艰辛自不必说,更难免风餐露宿,出入险地,我倒是担心你体弱难支,难以应付。”

姬怜眸光澄明如浸雪,“能常伴她左右,纵有万般艰险,我亦不觉苦。”

谢清宴神色微动。自姬怜入谢园以来,他如何将内外事务打理得井然有序,又如何亲自贴身照拂谢廷玉,自有韦风华日日禀报于她耳中。

她现在完全是以一种看未来女婿的眼神望向姬怜,“能得你如此不计名声地相伴,是她的幸运。终日将你拘于院内,确实是委屈你了。容我思忖一番,寻个合适的时机,风风光光地迎你堂堂正正嫁入谢氏,做她的正夫。”

姬怜敛袖垂眸,宽大衣袖中,指尖早已紧张地绞在一处,掌心涔涔渗汗,面上却仍强自镇定,只低声道:“怜在此谢过大司徒。”

按既定日程,谢廷玉离建康南下,依次巡行吴郡、吴兴、晋安诸郡,终至豫章郡,以此行收官。此番推行土断,她手段雷厉,沿途士族皆闻其怒斩豪族之首的威名,无不屏息慎行,俯首听命,政令畅通无阻。至岁末,国库岁入大增,成效卓著。

天子姬洵大悦,待谢廷玉返回建康之日,亲率文武百官迎于太极殿前。翌日朝会,即下诏晋其为凤阁司言,授持节,特许其代天巡狩,统辖外军,凡二千石以下官员,有违军令国法者,皆可先斩后奏。世人闻之,皆叹其风华绝代,权势无双——

作者有话说:现在向你们走来的是”写第一本由于完不成榜单,所以笼统总共被关进7周小黑屋,在此期间作品得不到任何曝光,而且甚至屡次断更,一断就是一个星期起步,更甚于长达一个月半,导致每日的数据惨淡无光,甚至是到了日收只有0。1元的羞于见人地步,到现如今写第二本时,连续两周给2W毒榜,但是仍然能够矜矜业业写完,以至于2周共写了6w字有余,且从9月1日至9。25日目前只有2天请假没更新,日收益达到了惊人的且举世瞩目1块钱的“新人作者雪岛

让我们有请许嵩送歌一首《素颜》,“听说你在搞什么原创~搞来搞去好像也就那样~不如花点时间想想~琢磨一下模样~”

———

118章不是什么都没写吗?这你都能锁,还申诉失败了[眼镜][眼镜](RuINSANE)

连亲都没亲也能锁工作质量做到这份上…

第119章

北秦,咸阳宫。

四海殿前。

一名女子跪在冰冷的石阶上,腰背挺得笔直,右侧的袖管却空空荡荡。若有胆大之人剥去其衣衫,便能看见自肩胛之下,整条右臂被人齐根斩断,断口处平滑如镜,足见下手之狠厉。

赫连漪自出事大周归来,她不仅未能完成使命,更在返程途中遗失了大周帝卿,甚至连劫持者的身份都无从查起。新可汗赫连嫉当朝震怒,厉声斥其失职。如今,她已在这殿前连跪数日,只为求得一线宽恕。

“殿下、殿下。”

赫连漪抬起一双疲惫至极、近乎失神的眼眸。

自日出时分起,她便跪于此地,粒米未进,如今已是饥肠辘辘,浑身虚软。

可汗身边的御正疾步跑来,“殿下,陛下唤您进去。”

赫连漪重重咳了两声,以手撑地,极为缓慢地试图站起。奈何跪得太久,双膝早已麻木刺骨,她不得不弯腰扶着膝盖,步履拖沓,一步一顿地挪进了四海殿。

甫一进殿,赫连漪便察觉朝会虽散,却仍有数位大臣未曾离去。留在殿内的,皆是新可汗赫连嫉的心腹之臣。

话说回当年,长皇女赫连姝的头颅被大周一名悍将斩下,消息传回,老可汗当众悲泣,自此卧于榻上缠绵半月之久。赫连姝文武兼资,素为老可汗亲手栽培,朝野皆视其为继任可汗的不二人选。

然天不假年,爱女骤逝,老可汗亦沉湎于悲痛,储位空悬十余载而不立。诸皇女明争暗斗不休,最终由七皇女赫连嫉脱颖而出,承继可汗位。

赫连漪拖着僵直的腿一步步挪进殿内,耳畔不断传来阵阵不屑的冷哼与讥诮。

“陛下,十五殿下竟连腾格里为您选择的王夫都能遗失在外,臣以为,纵有血脉之亲,亦不可轻饶其罪!”

赫连漪冷眼扫去,认得说话之人正是慕容谒,正是可汗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

当年老可汗病重垂危之际,曾直言心中宏愿,便是令北秦一统天下,并将此列为择立储君之要旨,即诸皇女中,谁能为北秦开疆拓土,将羌、匈奴、女真等周边部族尽数纳入版图,谁功勋最著,谁便是当之无愧的继位之人。慕容谒正是追随赫连嫉一路征伐,立下汗马功劳,因而极受赫连嫉倚重。

北秦在这十余年间日益强盛,疆域拓展至数十年来之最。

老可汗生前尤为推崇大周汉文化,深感欲成霸业,须摒弃游牧旧习,效法大周建立典章制度,遂率部众走出草原,定都筑殿,北秦王朝由此奠基。

赫连嫉端坐御座,神色冷峻,半句不发,倒是殿下身边的心腹大臣们纷纷开口,言辞间满是讥讽。

当着可汗的面,几名臣子竟肆无忌惮地讥笑与她血脉至亲的胞妹,实在是荒唐可笑。这也正好说明,在北秦,与大周重视骨肉之情不同,血缘羁绊远不及功勋来得牢固。

赫连漪对四周讥诮置若罔闻,微躬其身,语气沉重,“臣无能,未能迎回王夫,且此事线索全无,无从向大周再度交涉。蒙陛下复见,臣感激不尽。愿再度出使,为陛下讨个说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