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问题不大”,是科研界最毒的鸡汤!
许多人误以为台积电只是按照客户设计图纸进行生產的代工厂。
但事实远非如此。
台积电拥有名为產品生產流程管理与控制的核心技术,这並非简单的代工流程,而是一整套复杂且高度优化的製造体系。
这套系统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晶圆的每一个环节,確保了生產的效率、精度和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台积电手里握有数千项关键专利。
这些专利覆盖了半导体製造的各个方面,包括先进的工艺技术、材料科学、设备优化以及良率提升方法等。
这些专利构筑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使得其他企业难以轻易复製其成功。
另外,那么多晶片代工厂,为什么只有台积电的毛利率是最高的?
核心在於其世界领先的晶圆封装良品率。
在半导体製造中,良品率是决定成本和利润的关键因素。
即使是微小的瑕疵,也可能导致整个晶圆报废。
台积电通过其精密的生產流程管理和控制技术,能够將良品率提升到极致,从而显著降低了单位成本,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所以,当段志鸿听到卫宏转述周宇的话时,头都大了。
“卫总,半导体產业的生態系统是高度专业化和分工明確的,像英特尔、高通、amd
这样的企业,它们的核心竞爭力在於晶片的设计和验证。”
“这些企业拥有顶尖的研发团队,负责构思和设计出性能卓越的晶片架构,可以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初步的封装测试,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而台积电的角色,则是將这些创新设计大规模地实现量產,並不断提高生產的良品率。”
“这种分工並非简单的你设计,我生產,而是深度融合的合作关係,英特尔、高通,
amd等设计公司都与台积电建立了互通部门,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作。”
“这种沟通涵盖了从设计阶段就开始的解决方案討论,確保设计能够更好地適应台积电的生產工艺,反之亦然。”
“我们想要收购他们的股份,这事想要办成的机率比在沙漠里找到绿洲还小。”
“之前紫光集团的赵伟国想要併购台积电,结果到了最后发现他根本买不起。”
“这情况,放现在也一样。”
卫宏听到这里嘆了口气。
他又如何不知道这种情况。
可现在超导量子晶片的难题摆在了眼前,如果没办法解决euv光刻机的问题,那么他们的量子计算机要转化成实际应用会有不小的难度。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卫总,光机所那边,虽然euv短期內出不来,但他们近期在多重曝光、定向自组装以及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上,有没有新的进展?这些技术,在特定场景下,能否为超导量子晶片的微纳结构提供支持?”
卫宏皱眉说:“纳米压印技术在製造重复性结构方面確实有潜力,但精度和良率仍是问题。多重曝光能提升线宽,但工序复杂,成本高昂,不適合大规模量產,最大的挑战还是在於缺陷控制和套刻精度。”
“这样吧,你让人先去探探台积电的口风,看下对方有什么想法,看我们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段志鸿听到卫宏这番话,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他知道,卫宏等人这是被光刻机卡得没辙了,连收购台积电这种天方夜谭都想过了。
没办法,他只能找台积电的人聊聊了。
一周后,台积电年度技术论坛专场,如同往年一样,吸引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目光。
段志鸿趁著这个机会,带著精心挑选的几位技术交流代表,低调地来到了会场。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梭巡,很快锁定了目標一一台积电总裁丁齐,正与技术部的灵魂人物侯青站在一处。
丁齐,这位以冷静和睿智著称的台积电掌舵人,此刻眉头微,似乎在思考著某个棘手的问题。侯青,作为技术总监,则在一旁认真倾听,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
“侯总,我们最新的3纳米製程虽然量產顺利,但你也看到了,成本和研发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丁齐小声说道:“摩尔定律的极限,感觉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往下走,物理极限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