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会保证让你儘快拿到应有的学位,以你现在的成就,如果还卡在一个学位上,那才是真正的笑话!”
姜劲风的语气充满了对周宇科研能力的肯定和对那些条条框框的不屑一顾。
在真正的天才面前,那些所谓的学歷资歷,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不过,以后周宇要想当院土,可能就没那么轻鬆了。
周宇听到后,自然高兴了。
如果要按照常规拿博士学位的流程来,他估计还要耽误一年时间。
“不过,周宇同志,接下来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什么?”周宇回想起姜劲风之前所说的,心想对方终於说到重点了。
“事情是这样的了,你有没有听过量子卫星?”
周宇知道正常的时间线里面,龙国有人在研究量子卫星,但具体情况如何他却不知道。
“我们国家的潘院士,一直以来都在研究量子卫星。”
“你应该知道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叫做量子纠缠吧?”
周宇点头,说:“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著一种非常特殊的关联,即使它们之间相隔很远的距离,一个粒子的状態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也会立刻隨之改变,就像它们之间存在著某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姜劲风认可说:“对,量子卫星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这种量子纠缠的特性来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传统的通信加密方式,无论是数学算法还是物理加密,理论上都存在被破解的可能,尤其是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面前,但是,基於量子纠缠的密钥分发,其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保证的,理论上是绝对安全的。”
“量子卫星的意义就在於,它能够克服地面光纤传输的距离限制和损耗问题,利用太空作为中继,实现远距离甚至全球范围的量子保密通信。”
“一旦这项技术成熟並大规模应用,將彻底改变我们信息安全的面貌,无论是军事、
金融还是政府通信,都將拥有无法破解的金钟罩。”
“这个想法很好,潘院士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最近,项目確实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瓶颈,或者说,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问题主要出在远距离量子信號的稳定传输和高精度控制上。正如你所知,量子態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环境干扰而发生退相干,导致纠缠態消失,信息丟失。”
“尤其是在星地之间,大气湍流、信道衰减、以及卫星平台的微小震动等因素,都会对光子的传输质量和纠缠態的保持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潘院士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尝试了各种主动光学和自適应光学技术,力图补偿大气扰动,提高光束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
“可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尤其是在进行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实验时,信號的衰减和误码率依然居高不下,严重製约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姜劲风嘆了口气,继续说道:“更棘手的是,如何实现对纠缠光子对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製备、操控和测量。”
“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能够成功抵达接收端的纠缠光子数量本来就非常有限,如果製备和测量的效率再不高,那么最终能够用於生成安全密钥的速率就会非常低,难以满足实际通信的需求。”
“而且,要实现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网络,需要精確控制多颗量子卫星的协同运行,
这在技术上也面临著巨大的挑战,涉及到复杂的轨道控制、姿態调整和星间链路管理。”
“所以,我就想邀请你,加入潘院士的团队,看能否从人工智慧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
周宇大惊。
不是,我搞的技术和量子卫星不沾边,这样真的好吗?
你们別真把我当成爱因斯坦了吧?!
他六代机任务都还没完成,现在又给他整新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