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同志所提出的战机技术方案,在原理上是完全成立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设计水平。”
林工也点了点头,赞同道:“矢量推力喷管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高超音速飞行的特殊需求,能够在保证推力的前提下,提供有效的姿態控制能力,而且,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上看,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周宇同志在材料选用和结构轻量化方面的考量也十分周到。”
“他提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应用方案,以及变厚度梯度铺层和三维编织技术的运用,都充分考虑了高超音速飞行带来的极端环境,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机体重量,这对於提升飞机的推重比和机动性至关重要。”
一位来自航空电子系统的专家也忍不住说道:“从技术文档中关於综合航电系统的描述来看,周宇同志对未来空战的信息化需求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他提出的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慧辅助决策以及高速数据链等概念,都代表了未来战斗机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如果能够实现,將极大地提升白帝战机的战场感知和协同作战能力。”
“就是这人工智慧技术,目前我们还没有很成熟的应用,据我了解有几个研究项目和这个相关,可目前成果还没出来。”
“所以,我认为这部分暂时无法完成。”
周宇心中一喜,他正等著有人提起这个,趁此机会他说:“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之前研究的一款人工智慧,经过多次选代和算法优化,已经在特定领域展现出了超越普通人的能力。”
“这款人工智慧的核心架构基於深度强化学习並融合了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最初,它的应用方向並非航空领域,而是更为复杂的金融市场预测,在那个领域,
它通过分析海量歷史数据、实时新闻以及各种宏观经济指標,能够以极高的准確率预测市场波动,甚至发现人类交易员难以察觉的潜在机会。”
“隨著上面的支持,调派专业的研究员以及相关的川飞內部数据,加上持续对航空领域的深入研究,这款人工智慧目前的技术框架和算法逻辑,完全可以迁移到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中。”
眾位专家面面相,都觉得不可思议。
人工智慧在航空方向的研发工作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吗?
那位航空电子系统的专家听完周宇的介绍,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宇:“你提到已经调派了专业的研究员以及相关的川飞內部数据,並持续对航空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那么,能否具体说明一下,这款人工智慧在迁移到航空领域后,都进行了哪些关键的技术適配和优化?”
“例如,它是如何处理高速运动目標的识別与跟踪?如何应对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
又是如何保证在极端飞行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人工智慧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战斗机这种高风险平台上,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
“我们需要了解这款人工智慧的决策过程是否透明可解释?是否存在潜在的逻辑漏洞或安全隱患?在面对未知或突发情况时,它是否具备足够的容错能力和自主学习进化能力?”
专家们犀利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如同连珠炮般拋向周宇,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
周宇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让专家们想不到的答案。
“我觉得要回答大家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测。”
“实测?你的意思是用战机来测试?”
“不,我指的是无人机,小型无人机那种。”
有专家疑惑地说道:“战斗机所面临的电磁干扰、高速机动、复杂战场环境以及与飞行员的协同交互等关键问题,小型无人机是无法真实模擬的。”
“我们更关心的是,这项技术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各位专家,我理解你们的顾虑。”周宇缓缓说道。
“小型无人机虽然无法完全模擬战斗机的复杂作战环境,但它却是一个绝佳的初步验证平台。”
“通过在小型无人机上搭载我们的人工智慧航电系统,我们可以真实地测试其在目標识別、自主飞行、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性能。”
“而且,小型无人机的测试成本相对较低,周期也更短,我们可以更快地看到初步的成果,並根据实测结果进行叠代优化,这对於加快整个项目的研发进度也是非常有益的。”
林工想了想,说道:“目前国內国外,在无人机的集群技术上都投入巨大,正处於蓬勃发展但远未成熟的阶段。”
“侦察、攻击、物流等应用场景上,都需要多架无人机能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具备高度自主性、协同性和抗干扰能力。”
“可这项技术难度不小,核心难点在於鲁棒的分布式协同控制。”
“如何確保集群在复杂动態环境下保持队形、协同搜索、协同攻击或协同执行其他任务,同时应对个体无人机的故障或损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架构,一旦中心节点失效,整个集群將瘫痪。”
“让每个无人机都能基於局部信息和邻居状態做出自主决策,形成涌现式的智能行为,这在理论建模和工程实现上都非常困难。”
“无人机需要在各种复杂的天气条件、地形地貌和战场环境中自主感知周围环境,识別目標、规避障碍、规划路径,这需要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例如可见光、红外、雷射雷达等,並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目標识別和环境建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