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问你一句,“我就算讲了你也不明白原理”就足够打发你。
不服吗?
那也只能受著忍著。
他们找各种藉口百般刁难,或是开出天价转让费。
说白了,老一辈都是忍受著外国专家的白眼过来的。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合作项目,最终往往以龙国付出高昂代价却只得到一些二流技术而告终。
国內一些科研机构,虽然有心自主研发,可受限於当时的技术基础和科研条件,往往事倍功半。
一些不理解的言论也隨之而起,说搞航发是“吃力不討好”,“浪费时间和资源”,
甚至有人直接断言“龙国在航发领域没希望”。
现在丑国六代航发取得突破的消息传出,肯定会有不少人藉此唱衰龙国的航发。
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宇更不可能放弃了。
再苦也没有老一辈人苦!
周宇既然有机会,就不会让龙国人再重蹈覆辙,受尽別人的白眼和嘲讽!
就在周宇拼命学习的时候,古特涅夫正吃著酒店送来的晚餐。
“不得不说,龙国美食確实不错,这红烧牛肉太香了,比我们的燉牛肉好吃。”
看著古特涅夫心满意足吃下最后一块牛肉,奥列格说话了:“先生,六代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对於龙国人来说吸引力非常大,就算我们不能提供最新的数据,应该也不会影响这次的合作谈判吧?”
“不会,他们想要赶上丑国的脚步,那就只能选择和我们合作。”
“自適应变循环发动机並不是他们的强项,可以这么说,整个航发领域,都不是他们的强项。”
“但他们有一点搞错了。”
奥列格好奇道:“是数据吗?”
“不是。”
“六代航发的核心,从来不只是发动机本身,而是整个体系的协同能力。”
“龙国航发的短板太明显了,他们的研髮根本跟不上,更別说加工技术了。”
“精密铸造、超精密加工、特种材料处理这些都远远落后於我们和西方。”
“不仅如此。”
古特涅夫继续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轻蔑:“他们的工业体系虽然庞大,但缺乏协同能力,航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材料、冶金、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紧密的专业配合,而龙国在这方面,配合很难。”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追赶丑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都没做到的事,他们就不用想了。”
“他们如果聪明的话,就应该知道,合作才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丑国的六代航发一家独大,肯定不是办法。”
“我们需要龙国的资金,他们需要我们的技术,这不是很完美的互补吗?”
“我们要让他们依赖我们,习惯我们的节奏,最终离不开我们。”
此时,航发研究院的灯依旧亮看。
袁建峰手边的菸灰缸里面,里面放满了菸头。
“袁工,现在有一部分专家愿意加入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究组,他们目前正在和国防科大的马振邦教授联繫。”
“马振邦教授之前一直带领团队在研究超燃衝压发动机这个方向,取得了不少突破,
专家们的意思是,现在既然往超燃衝压发动机上发力,那么肯定少不了马振邦教授助力。”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直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