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一甩辔绳,带着陆振等侍卫几个直奔太子府去。
快马加鞭,眨眼便到了太子府门前。
陆振问道:“殿下,王妃还在宫中,拿方子的宦官久不回去,王妃会不会有危险?”
李承秉面色沉凝道:“所以要与太子快些商议。”
陆振欲言又止。
李承秉不耐的瞪他一眼,“若龙体欠安需封禁宫中,有什么比让太子知道更重要的。”
陆振便不再多说什么。
太子李业闻讯赶到门口,李承秉拉着他去书房,关着门把宫中的情况说了。
太子又惊又疑,还有隐隐的喜色一闪而过,他狐疑道:“会不会有误,当年英王……”
李承秉打断他道:“现在形势就在你一念之间,叫别人钻了空子,恐怕你追悔都来不及。”
太子多年谨慎成了习惯,此刻眉头拧成了川字,仍是下不了决心,“你我若是此时入宫,必回有人阻拦,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啊……”
142?第一百四十二章
◎躲避◎
肖稚鱼病歪歪回到殿内,把宴上众人吓了一跳,有的叫人端茶,有的又向禁军发问。宋常瑜面色微白,肖稚鱼不动声色扯了两下她的袖子,偷摸着眨眼示意。宋常瑜立即会意,叫宫女扶肖稚鱼去殿后休息,又对席间妇人道:“我懂些推拿的手法,给豫王妃试试。”
众人都知她身子弱,所谓久病成医,便没半点怀疑。
宋常瑜来到殿后里间,肖稚鱼倚在榻上,等婢女全退下,她立刻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刚才吓死我了,”宋常瑜道,“还当你出去是遇到了什么。”
肖稚鱼把刚才与禁军周旋的事说了。
宋常瑜嫁给齐王也有几年,常出入宫闱,听如此说,神色变得慎重起来,道:“这阵仗也太不寻常,没有圣上旨意,谁敢封禁宫中?刚才贵妃离开的时候匆匆忙忙,也没留什么话,莫非真出了什么大事?”
肖稚鱼略一沉吟,道:“会不会事关圣上……”
宋常瑜满面惊色,“不会吧?”
肖稚鱼道:“宫中禁军向来只受圣命,可有什么事,陛下要将这儿看住。我们这些人不过是贵妃邀来听曲解闷,刚才我瞧了一眼,禁军不止看住这一处宫殿,看模样是不想让人往外传消息。先有贵妃,后有禁军,几桩事凑在一起,你就没想到什么?”
宋常瑜听她说着,眼睛越瞪越大,倒抽一口气,好半晌,才挤出几个字,“你是说圣上出事了?”
肖稚鱼前世经历过几番宫中变故,对这些风吹草动最是敏感,刚才在殿外说了几句话,就已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大胆推测了一下,便觉得根源出在皇帝身上。
宋常瑜道:“这可如何是好?”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都沉默下来。
宋常瑜先前觉得肖稚鱼说的太过骇人,可再仔细想想,皇帝年迈,这些年身体明显不如从前,若真出什么事也不一定。本朝皇位更迭,从来都伴随血雨腥风t?,一想到这个,她不由紧张起来。
肖稚鱼拉住她的手,“我已想办法给外面传了信,我们在这儿也只能先等着瞧了。”
宋常瑜长吐了口气,道:“你处变不惊,我真是惭愧,说来岁数我还比你年长几岁,临了事,却没你这份机变冷静。”
肖稚鱼道:“这有什么,多经历几回便熟能生巧。”
宋常瑜紧张之下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碰上一回就已够惊吓的了,哪还能来第二回。”
肖稚鱼又宽慰她几句,两人便在屋里坐着等消息。
殿内宴席早已停了下来,众人都察觉到异常,一时人心惶惶。等了不知多久,天色渐暗,暮色低垂,有几个妇人已是坐不住,起身就要出去找禁军讨句话,这时突然听见外面有甲胄摩擦和橐橐脚步声来到殿外。是一队禁军,为首一人大步走到殿门前,抱拳行礼道:“贵妃娘娘请齐王妃过去。”
妇人们面面相觑,有人问:“你是何人,代行贵妃之令。”
“臣金吾卫郭明。”
有头脑灵活之人心里已经打起了鼓,若是平时,贵妃要叫齐王妃过去,只需派个宫女来就是,哪里需要动用金吾卫。众人遐想连篇,心思各异,却无人说话。
郭明道:“冒犯了。”说完便抬起脸,将殿内妇人一个个看过去,没见着人,一招手让金吾卫军士入内。
妇人们惊叫连连,有呵斥,有躲避,也有冷眼旁观的。
郭明带着人直奔殿后,推开内间的房门,只见里面空无一人,长榻旁的矮几上摆放着两杯茶水,窗户敞开。郭明顿时变了脸色,转身大步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