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换嫁小夫郎作者雩白 > 2230(第11页)

2230(第11页)

许常英只得返回来,面露忧色。

“阿爹,咱也给袁家准备一份年礼,得空了给送过去。”周茂之想了想道,“景清哥嫁到袁家,咱们有来有往处着,能多一门亲戚,也可以给景清哥撑腰。”

“成。”许常英面上忧色一扫而空,打趣儿子道,“哟,你还当上景清娘家人了。袁牧那个头,你想咋给景清撑腰?”

周茂之眉头拧紧,打是打不过,他思虑好一会儿,正色道:“我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当大官。”

“有志气!”许常英笑问,“那你当官了,咋帮你景清哥?”

“袁大哥对景清哥不好,就让他去修路,搬石头。”周茂之说得自己都忍不住笑。

许常英乐不可支,周茂之适时道:“阿爹,我想吃香煎豆腐。”

“好。”许常英挑一块老豆腐出来,反应过来,“你这孩子,搁这儿等着我呢?”

周茂之笑而不言,坐到灶膛前烧火。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阿爹,我年前瞧见裴秀才了。”

许常英低头切豆腐,顺嘴问:“啥时候?”

“就二十九,赵景明回来那天。”周茂之回忆道,“我去买墨,撞见他和黄宁从酒楼出来。”

“黄宁?”许常英放下菜刀,黄宁可不是啥好人,许常英不太相信,“他们混到一起了?”——

作者有话说:裴西安的真面目要慢慢揭开啦~[吃瓜]

感谢读者宝宝们支持,这章依然有小红包放送~[加油]

第24章

黄宁此人有的说道,他是镇上黄员外家的公子,在山阳镇算是顶富裕的人家。

黄员外一介粗人,肚子里没二两墨水,寄希望于黄宁读书考学光宗耀祖。

于是,黄宁三岁开蒙,五岁入学堂,一路请来十里八乡的名师教学。然而他实在不是读书那块料,十二岁参考童生试,县试三年未过,第四年才堪堪合格。而后三年府试,不得寸进。

可险没给黄员外气出好歹来。

就在前年,黄宁好似忽然开窍,如有神助,通过三川书院考核,进入书院读书。

黄员外直呼祖坟冒青烟。

可惜半年不到,黄宁便被逐出书院,道他学识太差,教不了。风言风语骤起,猜测他或是找了枪手,或是提前知道三川书院的考题,这才能考进去。

黄员外气得大病一场,成了个偏瘫,说话都难,哪还能管得住黄宁。

从前有黄员外时刻管教,黄宁可称为是虽笨但刻苦用功的读书人,现在黄员外管不了他,他彻底放飞自我,成日里流连烟街柳巷,还自诩风流才子。

他家的事儿,镇里人多多少少有听闻一二,家里有个读书郎的,知道的更多,许常英便是后者。

“裴秀才读书用功,是个正经读书人,黄宁如今就是个泼皮无赖,”许常英无论怎么想都想不通这两人有啥交集,持怀疑态度,“他两咋能混到一起?不应该啊……”

周茂之也不敢断言,“我只瞧见他两一起走,交情如何我不知道,或许是他们碰巧撞上了。”

“罢了,大过年的不说他们。”许常英把锅里的香煎豆腐盛出来,“去喊你爹回来吃饭。”

“好。”

……

袁老二给赵四送来年礼后,梧桐巷里街坊邻居几十双眼睛就盯着赵四家,想瞧瞧赵景明何时送年礼回来。

过年闲得没事干,也就赵家的事儿能瞧瞧热闹。

在邻里邻居无声的殷切期盼中,大年初二,赵景明挎着菜篮子,和裴西安一起回娘家。

终于不是空手回家,赵景明挺直胸膛,身上穿得是出嫁前没做多久的衣裳,还新着呢,他脸上挂着笑,迈步进入梧桐巷。

瞧见人,赵景明主动打招呼,“张婶儿,过年好啊。”

张婶磕着瓜子,呸地吐掉瓜子皮,“景明回来了,新姑爷也来了,瞧你挎那么大个篮子,带了些啥好东西?”

赵景明把菜篮子往前送了送,露出最上边的鱼来,“没啥好东西,就一条鱼。”

张婶四十几的人,孙子都有了,哪能看不出赵景明只是嘴上谦虚,实际下巴扬得高高的,可得意他这条鱼了,张婶探头看,赵景明菜篮子里除了这条鱼,塞满了包菜、萝卜这些个冬天吃腻味的菜,确实没啥好东西。

张婶看破不说破,只笑着道:“这条鱼好,寓意也好,年年有余。”

赵景明喜笑颜开,却又听张婶继续说:“昨儿景清送的寓意也好,两节自家灌的香肠,圆滚滚的,这就是好事成双,圆满富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