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满脸惊讶,其他听到的村民也连忙都过去看。
这种废旧布料一些纺织厂和百货商店可能会放出来,但他们这些普通人哪里可能拿得到。
但是陈光明现在却是拉了一板车回来。
“这。。。。。。。这莫不是劳动布?”
有婶子认出了这种布料,指尖沿著整齐的布边反覆摩。
当確认没有跳纱断线后,她就更惊奇了,“这布看著就像是新的一样。”
“还真的是,都是新的布。”
“不对,这里跑色了,但完全不影响用啊。”
婶子们確认了布的质量之后,一个个都惊呼起来。
只是跑色的布,这可比那些旧布能卖的上价的多,甚至规划一下可能做出新衣!
只是,这种跑色的布比旧布料还要难得,陈光明到底是什么拿到手的?
一位中年大婶感慨道,“你说现在都八一年了,这种好布料哪里找去?”
“是啊,咱们想买块新布都得排长队,还得凭票呢。”
另一位老伯摇著头,“哪像这回,光明一拉就来了这么多,好像捡了个宝一样。”
“这可不是捡的,我们手里有百货商店开的单据。”余平开口道。
老伯连忙道:“是是是,我们没说这布有问题。”
陈光明这一次让大家看布,就是想要证明一下这些布的合法性。
以后有人问起布的事情,自然会有村民帮忙解释。
免得以后有人看到他们在做成衣,还会猜测这些布料的来源。
“大家先让让,我们先把布料推回去。”余安开口道。
大家连忙说是。
陈光明几个出去累了一天了,是要回去歇著。
等他们离开了,这些叔婶们还在议论著。
“有了这些布,是不是又能做成衣了?”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大家马上就想到了那些做一件五毛钱的练功服。
瞬间,这些婶子们酸了。
她们手头没有缝纫机,想要接活都不可能。
这样的话,她们又只能眼睁睁看著其他人赚钱了。
不行,要儘快弄台缝纫机回来。
这些婶子暗自想著,隨后完全坐不住了。
此时,陈光明已经把布拉到了老宅。
老宅里面不时的响起一阵踩缝纫机的声音。
见到陈光明拉著板车进来,大家都好奇的看过去。
这一看不得了。
“哎哟,这么多的布料。”
“光明,你哪里找来的啊?”
“是啊,是不是又接到什么活了?”
婶子们见了,一个个都惊呼了起来,非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