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要二十双。”
货郎们纷纷开始下定,一下子卖出上百双。
一些邻近村子的青年货郎看到生意火爆,也主动提出帮忙联繫本地商贩,进行推广销售。
不管是推销还是自己买,只要量多就能有优惠,
鞋子买的速度非常快。
看著一拖拉机的鞋子很快见底,大家都很吃惊。
鞋子比大家预想中还要好卖,
当然,最重要还是大家有钱了,对於能够改善生活的商品都不会吝嗇,东西自然就卖的快。
只是一天时间。
一千双塑革鞋销售一空。
林雨溪算了一下帐,一天就赚了一千多。
赚钱速度惊人。
陈光明第二天连忙又开著拖拉机去拉货,
曾老板接到陈光明再度下单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陈光明的销量居然这么惊人,一天就卖出了整整一千双鞋子,这在他们这些製鞋作坊看来,简直是超乎寻常的销售奇蹟,
曾老板一边给陈光明准备货物,一边忍不住感慨:“没想到你这生意做得这么大气,简直是把市场打开了,你这卖货速度,还真有两把刷子。”
他的手下也纷纷议论,有人甚至开始羡慕,“要是我们也能有和陈光明一样的卖货速度就好了。”
曾老板知道,这种能快速把货销售出去、还能带动周围乡镇消费的人,不多见。
他心里暗自盘算,也打算积极配合陈光明,把產品质量和供应量都提升上去,同时也思考如何藉助陈光明的平台,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开来。
毕竟,单靠製鞋作坊,很难形成像陈光明这样强大的销售网络,这一点还是要靠陈光明才行。
可惜,他不知道陈光明是怎么操作的。
如果能学过来就好了,一天卖上千双鞋,想想都让人感觉嫉妒,这一天赚的够他们忙活很久了。
陈光明又买了一千双鞋子。
“要说出货速度,还是你这儿快啊。”
“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卖出去,你这儿只需要坐在家里,客人就直接送上门了。”陈光明打趣道。
“真要说羡慕,也是我羡慕你才对。”
听到陈光明这么说,曾老板也露出笑容来。
“那还是要靠你答谢了。”
他不太清楚陈光明那边卖的什么价格,但他这里確实能赚不少,拖陈光明的福,出货速度大大增加。
如果陈光明都是这个速度进货,他都要想办法扩大作坊產量了,不然根本就满足不了要求。
两人聊著,那边也装好了货。
陈光明就拉著一拖拉机的货回去。
这次倒是没有再出现一天卖完的场景。
毕竟大家进的货需要时间卖,就算鞋再好卖,一时半会儿肯定也没办法卖完。
但是除了乡里的货郎,还有大南乡的徐平和山里的赵上峰也要货,双方就把这一千双鞋子给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