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横空,火光冲天,长安城的繁华盛景在急促的焰尾中煜煜生辉,然而这看台上的众人却远远无心赏景。
只听承安王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究竟是何人敢有如此贼胆夜袭长安!”
谢观止凝眉片刻,手紧紧地攥着看台的栏杆。当下之景虽然混乱,她却隐隐地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果不其然,李允正冷不丁道:“只是,儿臣略有不解,这贼人的目的究竟为何?”
此话一出,承安王沉默不语,缓缓拨动着手中珠串,像是在深思什么,道:“确实,确实。倘若有人要对我承安不利,方才便是最好的机会。只放那种不成气候的小妖,牛头不对马嘴。制造如此大的骚乱,却不伤人,难道…”
唐夜烛接话道:“另有所图,只是为了借乱行动、掩盖行踪罢了。”
李允正不禁皱眉,道:“当真用心险恶!骚动范围之大,一时间也难以排查,但现在着手去查兴许还来得及。”
转眼间,禁卫迟迟来援。承安王已经去布置应对之策,王后受了惊吓,在太医的陪护下入室休息。
李允正忧愁地站在看台,俯视着长安,道:“谢仙师,民生有此大乱,是为统治者不效。见此乱又无计可施,我作为王储,仍有太多不足。”
谢观止眉头纾解,望向李允正,笑了笑,道,“允正,你还这么小。只经历过十七八个春秋,想要与千百年载的承安国一同前行,自然需要学习很久。但有这份心总是好的,你与陛下都是了不起的人。”
李允正轻轻叹了口气,似是知道这是在安慰他,只是勉力露出一个微笑。
然而,谢观止心中确实是这么想的。
一国之君,所要背负的远非常人之能。
修仙求道之人,尚有漫长的岁月能够缓冲。
而人君,却需要在短暂的岁月里修得贤能、远见、武略、仁德……等等诸多品质,可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是句玩笑。
她心知自己立场不同,安抚不到焦急的李允正,于是只拍了拍他的后背,道:“我去给你倒杯茶水。”
此刻屋中众人都在慌乱议事,因着长安的混乱之景,大多聚集在看台附近,里三层外三层。
因此,谢观止拨开人群走入室内时,脚步直直地顿住了。
她浑身被冰冷的惊悚击中,一瞬间,甚至屏住呼吸忘了调整,险些在头晕目眩之中踉跄一下。
“是啊…”谢观止惊讶地轻声自言自语,道,“我怎么会没想到,我怎么会没发现……”
那贼人竟胆大包天至此,竟敢如此行事!一切甚至就发生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但因为长安城的大乱,因为在黑暗的夜晚里,有绝对显眼的事件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
所以……
没有一个人发现,那灵阵中的麒麟不见了。
谢观止先扭过头去,佯装对唐夜烛微笑,道:“夜烛,你要喝茶吗?”趁着这个空档,她迅速地数了数屋中的人数,一个都没少,也一个都没多。
然而,她听风能够识别到的人数,却比眼前的数量多一人!
唐夜烛眨眨眼,因着他更爱喝花茶,对宫中的茶水不是很感兴趣。谢观止本就知道这点,还会偷偷给他加蜂蜜,所以,当下略感疑惑,那双狐狸眼眨了眨,顿时明白过来,道:“不用了,谢谢姐姐。”
既然如此,也就说明那偷走麒麟的人正在此地,这也是为什么谢观止能够感受到的百兽灵力没有骤然减弱。
为了不惊扰窃贼,她尽量表现得自然,一边往杯中沏茶,一边回想。
方才灯火重新亮起时,她顺便去查看了百兽们的情况,麒麟也还在阵中。
也就是说,偷窃是在信号弹亮起,众人聚集在看台之时发生的。
事已至此,盗窃者肯定正在室内的哪个地方藏着。而且此人一定身手了得,行事悄无声息,因而她与唐夜烛才没有第一时间察觉。
因此,倘若兴师动众举屋捉贼,可能反倒更给了那人逃离的机会。
谁知正在此时,法阵中的灵力忽然波动,只见那被挤在边缘的豺狼忽然身子一颤,呕出一口血来!
众修士闻声望来,各个脸色大变,道:“麒麟…麒麟哪去了?!”
承安王本就因诸多事务头疼不已,如今又看到眼前之景,登时大怒,道:“传令下去,若得此贼,就地论斩,诛其九族!”
李允正脸色发青,紧紧地咬着后槽牙,一言不发。
修士们连忙重新调整灵阵,可是这灵阵失去作为枢纽的麒麟,登时摇摇欲坠,灵力无法均匀分配,甚至频频波动,大有将要崩溃之势。
只听一个修士厉声道:“不行!麒麟不在,如今需要一位堪比麒麟修为的人才能维续法阵!”
场面登时大乱,三十位修士你推我我挤你,满头大汗地轮流试了一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