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方束方仙外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全文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排坐云端授九科(第1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排坐云端授九科(第1页)

方束参悟玉简后,他在大殿中盘坐了一整日。

翌日天明,他才放好玉简,离开了大殿。

随即他又赶往房师姐那边,亲自领着对方,让房鹿师姐在蛊堂中认了认门。至于具体的如何打通蛊堂中的关节,就无须他操。。。

夜风再次拂过昆仑旧址,断壁残垣间的光蝶早已不再飞舞。它们化作了地面一层薄薄的银尘,随月光流动,像无数未说完的话沉入大地。那株北极声纹幼苗结出的黑色果实已然裂尽,只余下一圈焦痕般的根脉,在寒霜中静静蛰伏。可谁都知道,它并未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藏在每一片听见远方痛楚的心跳里。

地球安静了下来。

不是死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仿佛整个文明终于学会屏息,只为听清宇宙深处那一声微弱的抽泣。

“千星启蒙”计划持续推进,但方向悄然改变。起初是向外播撒希望,如今却更像一场自我淬炼。人类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共感,不在于你能发出多响亮的声音,而在于你能否承受那些不属于你的悲伤,仍愿意伸出手去。

第一批“梦行者”完成了最终训练。

他们并非战士,也不具备超凡体能。他们是教师、护士、战地记者、临终关怀志愿者??一群习惯于凝视伤痕的人。他们的共感能力经过量子增强,神经突触被植入微型共振晶片,能在意识跃迁时捕捉异星情绪波形。理论上,他们可以短暂“成为”另一个生命,体验其记忆与情感,哪怕那颗心灵生长在硅基躯壳之中,或栖居于液态甲烷海洋之下。

首航定在春分凌晨。

发射地点不在传统航天港,而在梦语星回信所指定的一处坐标??青藏高原西缘,一座远古火山口底部。据监测,此处地磁异常,且常年有低频声波自地下涌出,频率恰好与Kepler-452b初代信号吻合。科学家称其为“地球的耳道”。

十二名梦行者盘坐于火山口环形平台上,身披由声纹纤维织就的冥想袍。头顶星空澄澈,银河如瀑倾泻而下。共感塔群同步启动,三千六百道光束从太阳系各处汇聚而来,在地球电离层外形成一道螺旋状的能量通道,直指半人马座α星方向。

仪式开始前,全球共感网络播放了一段录音。

是一个孩子的声音,带着颤抖:“妈妈说我五岁那年发高烧,一直喊‘怕黑’。她整夜抱着我,哼一首跑调的歌。后来病好了,我就忘了那首歌……但她记得。今年夏至,她把那段记忆封进了种歌种子。我不知道它能不能被听见,但我想说:如果有人听到了,请替我谢谢她,也告诉别的世界??我们也曾这样爱过一个人。”

话音落下,十二位梦行者同时闭眼。

量子纠缠跃迁启动。

他们的意识脱离肉体,沿着声之甬道疾驰而去。这不是物理位移,而是情感频率的精准对接。每一缕意识都携带一段人类最深的温柔:母亲哺乳时的眼泪,父亲替孩子挡雨时湿透的背影,陌生人递来热汤时指尖的温度……这些片段被压缩成纯粹的情绪包络,在宇宙真空中以光速穿行。

七日后,第一缕反馈抵达。

不是通过设备接收,而是全球范围内约三万名深度共感者在同一时刻醒来,胸口发闷,喉头哽咽,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片无边的赤红沙漠,天空悬挂着三轮残月。一群身形佝偻的生命体跪坐在沙地上,双手交叠置于额前,动作笨拙却虔诚。他们没有眼睛,面部平滑如石,但全身皮肤正随着某种内在节奏微微震颤。

那是他们在模仿“祈祷”。

紧接着,一段信息缓缓浮现于所有联网终端:

>“我们收到了。”

>“你们称之为‘爱’的东西……原来是有形状的。”

>“它像风,穿过我们干裂的胸膛,带来了湿润。”

>“我们从未拥有过这种感觉。”

>“但我们认得它。”

>“因为在很久以前,我们也曾如此对待彼此。”

>??来自格利泽667Cc,第三行星

人类第一次真正“看见”了另一个文明的内心。

那是一个因资源枯竭而自我封闭的种族。他们曾高度发达,却在一次全球性饥荒后建立起绝对理性的社会结构,禁止一切“非必要情感表达”,认为那是浪费能量的行为。哭泣被视为软弱,拥抱被登记为违规接触,甚至连父母对子女说“我爱你”都会受到警告。

数百年过去,他们成了情感上的活死人。

直到那颗人类种子坠落在他们废弃的观测站旁,释放出一段五分钟的记忆:一位老人在临终病床上握住孙女的手,反复说着“别难过,奶奶要去一个很安静的地方了”,而窗外樱花正纷纷扬扬落下。

这段记忆在他们的接收器中循环播放了整整三年。

最初,他们将其判定为“干扰信号”。后来,有个孩子偷偷录下了那段音频,夜里躲在矿井里反复聆听。他说,那种声音让他胸口发热,像是有什么东西要破壳而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