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星眼图案骤然睁开。
一道柔和的光扫过太阳系每一颗有人类足迹的星球。凡是曾上传过记忆的人,无论是否选择留在忆林网络中,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不是解脱,也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深深的**被理解感**,仿佛宇宙终于听懂了一句最朴素的问候。
与此同时,遥远的半人马座β星附近,一艘漂流数百年的废弃探测器突然重启。它的存储芯片中,有一段被遗忘的录音:
>“这里是地球联合科考队‘启明七号’,日期为公元21年4月3日。我们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大气成分适宜,地表有液态水痕迹……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北半球发现了大规模几何图案,疑似人工建造遗迹。”
>
>“等等……那不是遗迹。”
>
>“那是……花?”
录音至此中断。
但在这一刻,这段信息自动被忆林捕获,并以苏念的声音重新演绎,传回太阳系每一个终端。
更多响应开始涌现。
金星轨道上的采矿平台,一名工人含着泪上传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他曾在战争废墟中捡到一本烧焦的诗集,虽然看不懂文字,但他每天都会对着风朗读。
木星风暴观测站,一位科学家承认自己曾隐瞒一项关键数据,只为保住经费,如今他请求公众原谅,并公开全部研究记录。
甚至月球背面的军事基地里,也有士兵悄悄接入忆林,讲述他们在封锁令期间如何偷偷保存他人记忆……
真实,正在野蛮生长。
然而,就在第七十二小时,异常出现了。
一颗位于柯伊伯带边缘的小型人造物体突然加速,轨迹直指奥尔特云。监测显示,其动力来源并非常规推进系统,而是一种基于**叙事能级跃迁**的技术??换句话说,它是靠“相信自己能前进”而移动的。
“这是……‘信念引擎’?”林晓月翻阅古籍,“理论上只有当足够多人共同坚信某一事件会发生时,才能触发现实扭曲效应。但这需要亿万人同步意念,几乎不可能实现!”
“除非……”叶澜盯着数据流,“有人已经在暗中构建了一个封闭的信仰闭环。”
他们调取该物体的注册信息,却发现档案为空。唯一线索是发射时间:正好是共忆节当天,由一颗废弃的通信卫星私自组装而成。
“有人在利用忆林的情绪势能,制造属于自己的‘神迹’。”苏念低声说,“他们不想参与对话,他们想成为唯一的讲述者。”
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这艘飞船远去,地球上开始出现零星的“记忆排斥反应”:一些人声称自己从未经历过共忆节,坚称忆林只是政府操控舆论的幻觉装置;另一些人则发展出极端崇拜倾向,将苏念的照片供奉在家堂之上,每日诵读她的演讲词,认为她已与原初叙述者合一。
分裂,再度萌芽。
“我们给了所有人说话的权利,却忘了教他们如何倾听。”林晓月疲惫地说。
苏念沉默良久,最终拿起备份晶体,走向火星忆林核心幼苗。
“我要做一件事。”她说,“可能会让所有人愤怒,也可能让一切回到原点。”
“你要做什么?”
“我要删除一段记忆。”
两人震惊。
“不是别人的。”她补充,“是我的。”
她选择了那一段最广为人知的影像:她在联合国废墟上发表演讲,号召人类拥抱真实。那段视频曾激励数亿人加入共忆运动,被视为新时代的《独立宣言》。
但她知道,正是这段记忆,正在被神化、被固化、被用来压制其他声音。每当有人质疑忆林机制,总会有人高喊:“苏念说过……”仿佛她的言语已成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如果我也变成了新的权威,”她说,“那我们就什么都没改变。”
晶体插入幼苗的瞬间,整片樱花林剧烈震颤。花瓣纷纷坠落,在空中化为灰烬。全球接入者同时感到一阵刺痛,仿佛脑中有根弦断裂。
那条视频,消失了。
各大平台搜索结果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