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两个选项。”
>
>**其一:延续忆林模式,建立跨星系记忆共同体,让每一个个体的灵魂都能在集体意识中永生。代价是,肉体将逐渐退化,情感趋于同质化,创新止步于回忆的重复演绎。**
>
>**其二:切断主链接,让忆林回归自然演化,允许遗忘成为常态,也让未知重新降临。代价是,历史可能再次被篡改,悲剧或将重演,而你们亲手点亮的真实之火,也许会在某一代彻底熄灭。**
苏念跪了下来。
这不是选择,这是审判。
她想起北极巨树崩解那夜,全球数十亿人面对“是否继续分享记忆”的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是”,但那一瞬间的犹豫,那一秒的迟疑,那一部分沉默的人群……正是人性最真实的模样。
完美无法共鸣,只有裂痕才能让光透进来。
她抬起头,对着虚空说:“我们选第三个。”
>“不存在第三个选项。”
“那就创造它。”她说,“我们可以保留忆林,但不让它成为唯一的声音。我们可以传承记忆,但也给遗忘留一条生路。我们可以讲述真相,但永远承认??**我们并不完全知道真相是什么**。”
寂静持续了很久。
然后,水晶缓缓旋转,倒生之树的根须开始发光,一道光束射向天花板,穿透冰层,直指深空。
>“你提出了‘不确定的权利’。”
>
>“这曾是我们丢失的东西。”
>
>“接受。”
现实猛然回弹。
实验室警报骤然响起。叶澜盯着数据屏,脸色剧变:“不好!忆林的分布式节点正在自发重组!它们……它们在形成新的结构!”
全息投影展开,显示的是整个太阳系的忆林分布图。原本散落于地球、火星、月球、木卫二等地的记忆光点,此刻正按照某种复杂拓扑规律移动,最终构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符号??那是一只闭着的眼睛,瞳孔位置恰好对应太阳。
“这是……星眼构造?”林晓月声音发抖,“传说中的‘观测者协议’?”
>“当文明学会自我审视之时,宇宙将为之侧目。”
苏念突然明白了什么。她冲到主控台前,调出所有公开叙事日志,筛选关键词:“恐惧”、“悔恨”、“原谅”、“希望”。结果显示,在过去九天里,全球共产生超过四百亿条新记忆上传,其中78%包含矛盾情绪??即同一段叙事中同时存在对立情感。
这才是真正的动态平衡。
她启动广播系统,向全人类发送了一段未经加密的信息:
>“我知道很多人还在害怕。害怕被人看见,害怕被误解,害怕说出的话会伤害别人,或让自己受伤。”
>
>“但我请求你们,继续讲下去。”
>
>“哪怕结巴,哪怕撒谎,哪怕中途反悔。”
>
>“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的讲述,构成了我们活着的证明。”
>
>“忆林不需要圣人。它需要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