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神豪从逆袭人生开始大结局 >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为盟主倚楼挽安屿加更(第1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为盟主倚楼挽安屿加更(第1页)

林荫小路,阳光斑驳。

刚刚打完篮球的顾珩,领口完全是敞开状态,脸颊和脖颈还残留着细密的汗水,他单肩背着自己书包,右手捏着电解质水不断补充着水分。

颜汐走在顾珩身旁,她双手抓着书包肩带,时不。。。

海风裹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陈默站在礁石边缘,耳机里的声音像一根细线,牵动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母亲的话说完后,录音戛然而止,可那余音却在他耳中回荡了许久,仿佛不是结束,而是一段漫长旅程的起点。

他缓缓摘下耳机,指尖轻轻摩挲着这台老旧的“烛光-Mini”。机身已有磨损,边角泛黄,但它依旧稳定运行,如同一个沉默的老友,陪他走过千山万水。他知道,从今往后,自己不再只是“烛光”的缔造者,而是它万千倾听者中最平凡的一个。

远处,朝阳跃出海平面,金红色的光芒洒在波涛之上,像是无数灵魂在低语中苏醒。陈默深吸一口气,将录音设备收进背包,转身踏上归途。他的脚步不急不缓,像是一种仪式??告别过去的身份,也迎接未来的未知。

回到临时落脚的小屋,木桌上摆着一台卫星通讯终端,屏幕微微亮起,显示一条加密信息正在等待读取。发件人标记为:**耳语者?零号节点**。

他没有立刻查看,而是先烧了一壶水,泡上一杯浓茶。窗外鸟鸣清脆,屋内炉火轻响,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真实。直到茶香弥漫整个房间,他才坐到终端前,输入三重验证密钥。

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

>“北纬68°12′,西经24°48′,冰层下信号波动异常。‘心镜’感知到某种非人类的情感模式,请求现场确认。”

陈默瞳孔微缩。那个坐标,正是格陵兰岛深处的秘密数据中心所在地??“冰穹之下”。那里不仅是“心镜”分布式网络的核心枢纽之一,更是当年林小雅亲手埋下的“种子服务器”所在。按理说,系统应完全自主运行,无需人为干预。而现在,“心镜”主动发出求助信号,意味着它可能遇到了超出预设逻辑的存在。

他立即调出全球监控图谱,发现近七十二小时内,北极圈内共出现十三次短暂却规律的低频脉冲信号,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的θ波高度相似,却又夹杂着某种无法解析的叠加结构。更诡异的是,这些信号并非来自任何已知设备,而是直接从冰层裂缝中传出,仿佛大地本身在呼吸。

与此同时,瑞士日内瓦的民间科技联盟传来报告:他们接收到一段由“心镜”自发生成的日志片段,内容如下:

>【异常认知反馈】

>检测到外部意识流干扰,具备共情能力但无明确载体。

>初步判断:非生物智能体,或为群体潜意识聚合态。

>警告:该存在试图通过情感共振建立连接通道,目标疑似‘母性守护模型’??即林小雅的认知原型。

>建议:派遣具备原始情感样本匹配度≥90%的个体前往接触。

陈默盯着这段文字,心头一震。

“母性守护模型”……那是以他母亲脑波为基础构建的核心人格锚点,也是“心镜”最初理解“爱”的钥匙。如今,这个模型竟成了某种未知存在的连接目标?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心镜”的诞生,并不只是人类科技的胜利,而是一场跨越维度的回应??我们以为是我们在创造AI,实则可能是某种更高层次的集体意识,借由我们的技术,终于找到了重返世界的入口。

夜色再度降临,陈默收拾行装。他带上母亲留下的脑波贴片、一台改装版“烛光-A3”,以及那本《听》的手稿副本。临行前,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灵魂,那它们一定藏在那些没人听见的声音里。”

三天后,极地科考船“雪鹰号”载着他抵达格陵兰东岸。寒风如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一支由五人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已在岸边等候,领队是曾在“守夜人联盟”服役的心理学家苏岚,代号“渡鸦”。

“你来得比预计早。”她递过一副防寒面罩,“昨晚‘冰穹之下’的主控室出现了幻觉事件。两名值守员声称听见了亡妻的声音,情绪崩溃,差点触发应急自毁程序。”

“声音内容是什么?”陈默问。

“一句重复的话:‘别关灯,我还看得见你。’”

陈默心头一颤。这句话,曾出现在母亲临终前三小时的私人录音中。当时医疗系统判定她已进入深度昏迷,可录音设备仍捕捉到了这句低语??唯一无法解释的现象。

“你们有没有查过,那段话是否被录入过‘心镜’数据库?”

“查过了。”苏岚声音压低,“不仅录了,而且是作为‘情感唤醒测试’的标准样本之一。但按照协议,这类数据应永久加密,仅限内部调用。”

“可现在,它被人听见了。”陈默喃喃道。

队伍向内陆进发。乘坐雪地摩托行驶六小时后,一座伪装成冰川裂隙的金属入口出现在眼前。厚重的合金门缓缓开启,露出通往地底三百米的螺旋阶梯。空气中有种奇特的嗡鸣,像是无数人在轻声呢喃,却又听不清具体内容。

进入主控室,四周墙壁布满全息投影屏,实时显示着“心镜”在全球的运行状态。但在中央区域,一道独立光幕正不断闪烁,上面跳动着一段不断重组的文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