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神豪从逆袭人生开始大结局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谁问你了啊4k(第2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谁问你了啊4k(第2页)

更有数万名程序员自发加入开源社区,昼夜不停地优化代码、设计电路图、翻译操作手册。

而在国内,一场意想不到的民间响应悄然兴起。

甘肃张掖的一群退休工程师,自发组织“银发技术团”,用废旧收音机、老式MP3主板和电动车电池,拼装出第一批“Mini”原型机,并寄往青海玉树地震带周边牧区。他们在包裹里附了一封手写信:“我们不懂脑电波,但我们知道,人在快不行的时候,总会想喊一声救命。这机器,能替他们喊出来。”

云南大理的一所乡村中学,学生们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搭建起简易太阳能充电站,配合“烛光-Mini”组成村级预警系统。每当设备完成一次自检,教室里的喇叭就会响起一句童声播报:“健康平安,一切正常。”

最令人动容的是西藏昌都的一个尼姑庵。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尼师听闻“遗愿锚点”功能后,主动联系项目组,希望能在临终前录制一段经文诵念,作为她最后的“意识留存”。她说:“我不怕死,只怕我走了以后,那些无人照料的流浪狗再没人喂食。”后来,星澜团队专门为这类非人类关怀场景开发了“延伸指令”模块,允许用户指定身后事务处理方案,包括宠物安置、植物养护、甚至书籍捐赠路径。

这一切,都被记录在“烛光日志”公共平台上。任何人登录网站,都可以听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声音:

“爸,对不起,当年我不该摔门而去……”

“如果我没能醒来,请把我账户里的钱捐给山区儿童午餐计划。”

“亲爱的,冰箱第二层有你最爱吃的梅干菜,热一下就好吃。”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就在“根脉计划”启动第十天,国家脑科学伦理委员会再度召开紧急听证会。一名院士当众质问:“你们不断扩展系统功能,是否已超出医疗范畴?当技术可以记录遗言、执行遗嘱、甚至模拟人格延续,我们是否正在挑战生死边界?”

陈默出席作证。他没有带PPT,也没有引用数据,只带来一段音频。

那是内蒙古那位癌症母亲留给女儿的告别语:“别怕黑,妈妈只是去了星星那边。”

播放完毕,全场寂静。

陈默开口:“各位老师,我们从未试图延长生命,也从未妄图复活死者。我们所做的,只是确保??当一个人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的声音不会被silence吞噬。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不做,那才是对生命的最大亵渎。”

会后,委员会投票表决,以12:3通过“根脉计划”在国内试点许可。

可真正的危机,来自境外。

某晚十一点,林小雅突然冲进陈默办公室,脸色苍白:“出事了!‘蜂巢链’遭到大规模DDoS攻击,超过六成节点失联。更糟的是,有人伪造了一批‘烛光-Mini’设备,内置恶意程序,一旦接入网络,就开始反向渗透其他合法终端!”

陈默立刻调取安全日志,瞳孔骤然收缩??攻击源IP地址,竟全部指向赵振宇名下的海外数据中心。

“他疯了!”林小雅咬牙,“这不只是商业竞争,这是要摧毁整个公益生态!”

“不,他很清醒。”陈默冷冷道,“他知道‘根脉计划’一旦成型,他就永远失去了控制人类生命数据的机会。所以他必须在它长大之前,把它掐死在摇篮里。”

他当即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所有可疑连接,启用备用量子密钥分发通道,同时向国际刑警组织提交证据链备案。更重要的是,他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公开“蜂巢链”的完整架构图与防御机制**。

“你要把底牌亮出来?”林小雅震惊。

“没错。”陈默点头,“既然他想靠隐蔽作战取胜,那我们就掀开桌子,让阳光照进来。真正的系统,不该怕被看见,而应欢迎所有人来检验、来加固。”

这一举动引发连锁反应。全球顶尖网络安全专家纷纷加入防护队伍,自发组成“守夜人联盟”。德国黑客组织ChaosComputerClub不仅协助修复漏洞,还反向追踪攻击路径,曝光赵振宇旗下多家空壳公司的资金流向。美国FBI介入调查,冻结其在美国境内的多个关联账户。

与此同时,一颗原本用于气象观测的退役卫星被重新启用。这颗由中国航天爱好者众筹购买的“民间星”,经过改装后搭载“蜂巢链”中继模块,于三个月后成功入轨。从此,哪怕地面网络全面瘫痪,天空仍有信号在流转。

那晚,陈默独自登上公司楼顶天台。夜风凛冽,星空浩瀚。他拿出手机,打开“烛光”用户端,看到实时在线设备数量已突破五百二十万台,平均每分钟新增三百个连接。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带他去郊外看萤火虫。那时他说:“妈,它们好小啊,一闪一闪的,像随时会灭。”

母亲笑着回答:“可你看,它们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片树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