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大屏幕??上面显示着两条不断靠近的轨迹线:一条来自东方,一条濒临崩溃。
六小时后,凌霄号成功进入猎户座所在轨道平面。
接下来是最危险的部分:手动对接。
由于猎户座处于失控旋转状态,常规自动对接系统无法启用。林远必须依靠目视和手动操控,将两艘飞船精确对接。误差不得超过十厘米,否则可能导致连锁爆炸。
“开始减速。”林远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姿态调整完毕,推进器微调……准备接触。”
控制室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一秒,两秒,三秒……
“接触成功!”德国慕尼黑监测站传来确认,“对接锁扣已锁定!密封性正常!”
刹那间,掌声雷动。
在凌霄号内部,林远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年轻却坚毅的脸庞。他看向舷窗外那颗蔚蓝的星球,轻声道:“爸,妈,我做到了。”
而在地球另一端,一位年迈的教授正坐在电视机前流泪。他是林远的父亲,曾是中国最早一批火箭发动机研究员。三十年前,他曾参与中美联合航天项目,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迫退出。
“儿子,”老人喃喃,“你完成了我没完成的事。”
救援仍在继续。医疗小组通过通道进入猎户座,发现四名宇航员虽严重脱水、缺氧,但均保有生命体征。最危急的汤普森被立即转移至凌霄号医疗舱,接受高压氧治疗。
二十四小时后,两艘飞船开始返航。
途中,林远主动打开公共频道,邀请威廉姆斯讲话。
“我是猎户座指挥官威廉姆斯。”美国宇航员的声音虚弱却清晰,“我想对所有参与救援的人说……谢谢。尤其是凌霄号的crew(机组),你们冒着风险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政治,而是为了生命。这一刻,我为自己是人类的一员而骄傲。”
话音落下,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社交媒体同时刷屏。
>“原来英雄不分国籍。”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星辰大海。”
>“什么时候,我们的领导人也能放下仇恨,只为救人?”
一周后,七名航天员(包括凌霄号原班三人)安全返回地球。
欢迎仪式在内蒙古着陆场举行。中美元首分别发表讲话。老拜罕见地保持克制,仅表示“对夏国的专业与人道主义精神表示敬意”。而懂王则在推特上改口:“好吧,这次他们干得不错。但记住,这只是暂时领先!四年后的月球基地,咱们走着瞧!”
风波渐渐平息。
然而,在科学界,一场深刻的反思悄然展开。
钱伯斯辞职了。他在告别演讲中说:“我们曾经以为科技可以脱离政治而存在,但事实证明,当政治吞噬了远见,科技就会停滞。今天,我们靠别人救回了自己的宇航员。明天呢?如果我们还不醒悟,或许连仰望星空的权利,都会失去。”
同一时间,夏国宣布:凌霄号将在完成检修后,对外开放部分技术资料,供全球科研机构研究学习。
“知识不该被封锁。”李振邦在接受采访时说,“真正的强大,不是垄断,而是引领。”
数月后,国际航天联盟召开特别会议。在各方推动下,一项名为“星际灯塔”的跨国合作计划正式启动??旨在建立全球共享的深空救援体系。
签字仪式上,林远与威廉姆斯并肩而立,共同按下确认键。
闪光灯亮起的那一刻,没有人知道未来是否真的会不同。但至少在那一瞬,人类又一次选择了携手前行。
而在某所大学实验室里,一位年轻的女研究生正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她叫苏晚晴,专业是聚变推进系统设计。桌角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一行清秀的小字:
“我不在乎谁赢了选举,我只想造出能带人类走得更远的飞船。”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繁星闪烁。
其中一颗,正缓缓移动??那是凌霄号,又一次升空,驶向未知的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