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协律郎杨玉环 > 0525 李代桃僵(第2页)

0525 李代桃僵(第2页)

霓裳羽衣曲,乃开元年间由玄宗亲制、李龟年首演的宫廷大曲,协律郎代代相传,唯有精通音律且受皇恩特许者方可习全谱。他曾听师父提及,当年参与初创此曲者共七人,如今尚存于世者不过三人,其中之一,便是现任教坊使雷海青。

难道……雷海青与此有关?

正思忖间,忽闻远处马蹄急响,十余骑自湖岸驰来,火把照彻夜空。为首者高呼:“奉少府监令,搜捕盗卖宫酒之贼!”张岱知是追兵已至,不容多想,一把拽起崔涣跃入水中,潜行至对岸芦苇荡深处藏匿。追兵搜寻片刻无果,悻悻而去。

回城路上,张岱脑中千头万绪。若雷海青果真涉谋,以其掌控教坊之便,完全可利用乐工传递密信、伪造诏令、甚至操控宫廷礼仪节奏以配合政变。而“梨园旧人”一句,更是直指那段几乎被遗忘的往事??开元十三年,玄宗曾与七位乐官歃血为盟,誓守皇室机密,违者天地共诛。莫非有人欲以此盟约为号召,掀起一场以“清君侧”为名的清洗?

翌日清晨,他乔装成卖炭翁混入宜春北里,暗访雷府外围。据附近杂役透露,雷海青近日频频接待神秘宾客,多乘黑帷车自后巷出入,且每逢子夜必焚香独坐梨园旧殿,口中喃喃似念咒语。更有传言称,其府中私藏一部《太簇宫破阵乐》手稿,乃玄宗早年废弃之军乐版本,内含特定鼓点密码,可调动龙武军某部。

张岱归家即书三信:一呈信安王,请其速查雷海青往来宾客名单;一寄玉真公主,提醒她留意身边旧日乐婢是否异常;最后一封,则密送刑部侍郎程行谌,揭露伪符可能用于调兵之事。

然三日后,三路皆无回应。

反而传来噩耗:崔涣尸体在漕渠浮出,喉部插着一支玉箫,正是协律郎专用礼器之一。更骇人的是,其胸前以朱砂书写“欺天乱音,罪当斩首”八字,笔法酷似雷海青惯用狂草。

张岱怒极反静。对方不仅杀人灭口,更刻意嫁祸协律郎系统,显然是要将他彻底拖入漩涡中心。若再不动手,只怕下一个浮尸便是他自己。

当夜,他取出珍藏多年的《霓裳羽衣曲》总谱,在烛火下逐字比对。终于发现一处异样:原谱第七段“云步回雪”中,有一串看似装饰性的十六分音符,在历代演奏中皆被视为冗余而省略。然而若将其按特定节奏敲击编钟,竟能组合成一组数字密码??对应十二地支与七政星辰,恰好指向一个日期:**本月十五子时**。

而那天,正是玄宗例行临轩听政之日。

张岱猛然醒悟:他们打算在那一天发动政变!利用伪诏宣布皇帝病危,拥立某位皇子即位,再以“肃清奸佞”为名铲除异己。而所谓公主丑闻,不过是这场风暴的序幕罢了。

他连夜绘制密图,标注所有可疑节点:雷府、教坊司、左藏库、龙武军右厢值宿营、以及兴庆宫通往大明宫的秘密甬道。又将《霓裳》密码破译之法誊抄三份,分别藏于琴匣夹层、琵琶腹中、及一本《乐书要录》页缝内,预备万一被捕时仍能留存线索。

十四日黄昏,他正准备再度潜入教坊查证,忽有宦官持紫帛诏令登门:“奉陛下口谕,召协律郎张岱即刻入宫,奏新编《承平乐》一曲。”

张岱接过诏书,指尖微颤。这道命令不合常理??天子久未召见乐官,何况此刻正值病中。且诏文用词古奥,末尾钤印模糊不清,不似内廷真品。

但他不能拒绝。

穿戴整齐后,他将三份密件交予老仆,叮嘱道:“若我明日未归,便将此物分别送往信安王府、御史台裴公故宅、及终南山玉真观旧婢处。”言罢登车,直趋兴庆宫。

宫门开启,迎他的却非寻常内侍,而是两名身穿龙武军铠甲的武士。通道两侧灯火昏暗,平日值守的宫娥尽数不见。行至勤政务本楼前,忽闻钟声七响,正是《霓裳》第七段起音。

张岱心知已入圈套,然退无可退。他整了整冠带,昂首步入殿中。

殿上无人。

唯有一架千年古琴置于丹墀中央,琴尾刻着四个小字:**永和元年**。

那是东晋年号,而非大唐。

他忽然明白??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夺权,而是一场企图颠覆正统、重塑天命的仪式。这些人自诩为“承天命者”,欲借音律之力,篡改王朝气运。

他缓缓坐下,伸手抚琴。弦未动,泪先落。

窗外,十五的月亮正缓缓升起,洒下一片银辉,宛如为即将降临的乱世加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