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协律郎杨玉环 > 0524 大审门徒(第1页)

0524 大审门徒(第1页)

当张岱还待在玉真公主道观的时候,李林甫与武温?一行也将吉温押送到万年县廨并报案完毕。

他们给吉温安排的罪名还不少,单单跟踪李林甫这个官员行止,还有窥视他们钱帛事宜,正常情况下就值得好好审讯一番,。。。

张岱话音方落,李岘神色一凛,旋即转身便往内院疾步而去。他脚步匆匆,袍角翻飞,似是生怕迟了一刻,便酿成大祸。张岱立于堂前,目送其背影隐入垂花门后,心中略感宽慰,然眉宇间忧色未消。此事牵涉甚广,非但关乎两位公主清誉,更恐动摇朝局安稳。宪台王端公所呈奏状,言近日有“时流窃议宫闱”,指京中士子间暗传谣言,谓玉真、金仙二公主与外臣私通,妄议皇室血脉不清,甚至有“仙媛豢养文士,实为帷薄不修”之秽语流传坊间。此等妖言若不速止,必致舆情沸腾,御史台难辞其咎,而协律郎张岱奉命传信,亦难脱干系。

正当张岱凝神思虑之际,忽闻门外喧哗再起。几名王府亲随自外奔入,气喘吁吁道:“七郎有令,请张六郎暂留片刻,主公已遣人快马追召回府!”张岱闻言微怔,心知信安王素来沉稳持重,今竟破例中断访友急返,足见事态之严峻。他遂不再坚持离去,只于堂侧静坐候命,目光却仍不住扫视庭院内外,耳听风动竹响,皆疑有人窃听。

不多时,马蹄声碎,一辆青帷轺车自坊口疾驰而至。车未停稳,一人已掀帘跃下??正是信安王李?。其人年近五旬,面如古铜,双目炯炯有神,虽风尘仆仆,然气度凛然,不减当年统军出塞之威。他甫下车,便直趋前堂,见张岱已在,略一点头,沉声道:“宗之来此,必非寻常。”

张岱起身拱手,将裴耀卿所托公函双手奉上,复低声将奏状内容简要陈明。信安王接信展阅,初尚镇定,待读至“妖言惑众,渐染士林”数语,脸色骤变,手中信笺几欲撕裂。良久,他闭目长叹:“此乃欲乱我宗室根基也!谁人敢为此逆天悖伦之举?”

张岱低声道:“据宪台密查,始作俑者或出自东宫属官之中,然线索纷杂,尚未确证。裴相公唯恐二位仙媛闻讯震怒,激化事端,故遣卑职先告玉真公主,望殿下能以静制动,勿轻举妄动。”

信安王睁眼,目光如刀:“静?如何能静!若任此等污秽之言肆意传播,不出三日,长安坊市必将沸反盈天!彼辈所图者,岂止毁辱公主清名?实欲动摇圣躬对宗室之信也!”说罢,他猛拍案几,喝令左右:“备马!本王即赴玉真观!”

张岱忙劝:“大王且缓一步。卑职适才已先往玉真观送信,公主览信后果然震怒,拍案斥责‘谁作此妖邪之论’,并追问卑职主谋何人。若大王此时亲往,恐反被视作煽风点火,不如稍待,待公主情绪平复,再徐徐开导。”

信安王踱步良久,终颔首道:“然则你既已见过玉真,她作何反应?可曾提及金仙?”

“玉真公主盛怒之下,责令观中诸生严守口舌,不得妄议朝政。又命道童封锁观门,暂停文会数日。至于金仙公主……”张岱顿了顿,“卑职尚未亲见,然闻其性情刚烈,若骤闻此谤,恐难自制。”

正说话间,李岘再度入内,附父耳语数句。信安王眉头紧锁,转而对张岱道:“金仙方才已召见数名举子,逼问谣言来源,其中一人竟被杖责三十,险些丧命。如今金仙观外已有士子聚众抗议,称‘言论无罪,岂容公主私刑治人’!形势愈发失控矣。”

张岱心头一沉。他知道金仙公主向来行事果决,却不料竟如此雷霆手段。此举非但不能弭谤,反将激起士林共愤。一旦舆论倒向民间,纵有天子庇护,亦难以善了。

“必须阻止金仙继续用刑。”张岱断然道,“否则,今日打的是造谣者,明日便有人说是打压言路。届时,便是裴相公亲自出面,也难挽狂澜。”

信安王点头:“本王这就前往金仙观。李岘,你随我同去。宗之,你且留在王府,若玉真公主派人前来问询,务必劝其克制,切勿卷入争端。”

张岱应诺,目送父子二人翻身上马,率十余骑疾驰而去。他独自立于庭中,望着暮色渐合的坊巷,心中百感交集。这场风波看似起于士子闲谈,实则背后必有推手。是谁在暗中煽动?为何偏偏选在此时?科举将临,人心浮动,若有权臣借机操纵舆论,嫁祸政敌,后果不堪设想。

他忽然想起途中偶遇李林甫一幕。彼时李林甫正携数名幕僚自皇城而出,神色从容,谈笑自若,然其眼中那一抹深藏不露的冷光,却让张岱至今难忘。此人素以阴鸷著称,擅操弄人心,若说此事与其无关,张岱绝不相信。

正思索间,一名王府小吏匆匆来报:“张郎,玉真公主遣道童送来手札一封。”

张岱接过拆看,只见素绢之上墨迹淋漓,写着四字:“速来相见。”

他心头一跳,知公主心意未定,恐再生波折,当即命随从备马,再度奔赴长兴坊后街的玉真观。夜色已浓,街鼓初响,坊门将闭,然张岱手持协律郎印信,得以特许通行。待至观前,但见原本热闹非凡的文士聚集之地,此刻冷冷清清,仅余几名老道童守门。他步入观中,直趋静室,见玉真公主独坐灯下,面容憔悴,手中握着一卷《道德经》,却久久未曾翻页。

“臣张岱,奉命复见仙媛。”他躬身行礼。

玉真抬眼,声音沙哑:“你可知,方才有一匿名帖投入观中,言我与某宰相私通,育有一子,藏于终南山中?此等荒诞不经之语,竟也有人信之?”

张岱默然。他知道,这已非单纯谣言,而是系统性的构陷。对方不仅散布流言,更伪造证据,步步紧逼,意图彻底摧毁公主声誉。

“仙媛明鉴,此必奸人所为,意在挑动皇室猜忌,离间骨肉之情。今金仙公主已施重刑,激起了士林怨怼;若仙媛再行反击,只会落入圈套更深。当务之急,乃是请陛下出面,下诏澄清,同时彻查造谣源头,以正视听。”

玉真冷笑:“陛下?圣躬近年倦政,多倚萧嵩、宇文融等人理事。若连他们都无法遏制此风,我又岂能指望天子亲裁?况且……”她语气微颤,“若连亲兄弟都不信我,我又何必再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