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宋文豪笔趣阁无弹窗 > 第166章 祸乱之源(第3页)

第166章 祸乱之源(第3页)

陆北顾笑了笑,并未否认:“或许吧。但不论如何,既然他们愿意听我说话,那我也就不该辜负这份信任。”

崔文?听得这话,心中一震。他知道,陆北顾并非狂傲之人,但这句话里,却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与担当。

三人一路北行,沿途所见,皆是大宋盛世之下的百态人生。

有农夫荷锄归田,也有商贾奔走于市井之间;有书生负笈赶考,亦有军士披甲巡边。这千里江山,繁华与困顿交织,希望与忧思并存。

途中,他们在一座驿站歇脚。

驿站内,已有几位旅人先至。其中一人身着青衫,眉目清朗,正伏案疾书,笔下墨迹淋漓,字句铿锵有力。

陆北顾瞥了一眼,只见纸上写着:“……今世之弊,在守旧而不知变通,若不改弦更张,则国势难振……”

他心头微微一动,上前一步,拱手道:“阁下高论,颇有见地。”

那人抬头,见是陆北顾,略显惊讶:“阁下是谁?”

“嘉州陆北顾。”他答得坦然。

那人闻言,神色一震:“可是写出《项籍论》的那位?”

陆北顾点头。

对方立刻起身,深深一揖:“久仰大名!学生赵彦明,乃庐州学子,亦好史论之道。此番赴京,便是为了参加秋闱殿试初选。”

“原来是同路人。”陆北顾微笑,“你方才所写,也是关于改革之事?”

赵彦明点头,眼神坚定:“正是。如今朝堂之上,旧党当权,一味守成,不肯革新。若再这般下去,恐误国误民。”

陆北顾听罢,沉吟片刻,缓缓道:“赵兄所言极是,但改革之道,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反易激起反对之势。”

赵彦明皱眉:“可若不激进,又怎能撼动那些根深蒂固的势力?”

“改革如治水,宜疏不宜堵。”陆北顾语气平静,“若能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方能事半功倍。”

赵彦明沉思良久,终是叹服:“陆兄果然见识非凡,学生受教了。”

这一夜,四人围坐灯下,畅谈古今,论政议策,直至深夜方休。

翌日清晨,众人各自启程,陆北顾等人继续北行。

随着离京城越来越近,路上遇见的文人、士子也越来越多。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独自行路,皆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殿试初选。

陆北顾的名字,在这些旅人口中频频出现。

“听说了吗?御史台亲自下诏召试的陆北顾,就是那个写出《项籍论》的人!”

“此人年纪轻轻,竟能有如此见识,将来必成大器。”

“若能在殿试中见到他的文章,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流言传得飞快,陆北顾的名声,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传遍京师。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清晨,他们抵达了汴京城外。

远远望去,城墙巍峨,城门高耸,人流如织,车马喧嚣。这座天下第一都会,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陆北顾望着这座繁华之城,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将不再只是嘉州的一介书生,而是真正踏入了这个时代的舞台中央。

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荣耀还是挑战,他都将迎难而上,不负此生。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春天的气息,也夹杂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

而在那座城池之中,有人正静静等待着他的到来。

(全文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