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预言。”陈默喃喃道,“这是可能性的集合体。源点正在学习人类的选择模式,生成无数条可能路径……它在等待集体意志的聚焦。”
傅知遥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转身走向角落那具透明棺椁。林晚晴虽已苏醒,但这副身体仍是系统的象征性容器,承载着最初的契约精神。她将手掌按在玻璃上,闭眼接入深层协议。
这一次,她没有广播身份,也没有呼唤某个人的名字。她只是放空思绪,让所有经历过的瞬间自然流淌而出??
母亲车祸当晚她躲在衣柜里哭到失声;
大学时因共感能力太强被迫退学的心理评估报告;
KL上线第一天,全球三十万人同时说出“对不起”的震颤;
儿子出生时攥住她手指的第一声啼哭;
还有昨夜临行前,父亲默默塞进她行李箱的那包晚知花种子……
这些碎片汇成一条无声的河,流入光团之中。
片刻寂静后,液态光突然剧烈波动,分裂成十二道光束,射向大厅四周的心匣蜂巢。每一束光点亮一组嵌套结构,随即传出清晰的声音??是十二个孩子的声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却说着同一句话:
**“我在这里。”**
紧接着,全球各地同步响应。
东京地铁站,一名上班族停下脚步,摘下耳机,转向身边焦虑颤抖的少女,轻声问:“你需要抱抱吗?”
巴黎街头,两位争吵的情侣忽然停住,相视一笑,因为他们同时收到了同一段情绪流:一个孩子在梦中呼唤“爸爸妈妈”。
亚马逊雨林深处,部落长老将手贴在一棵千年古树的树干上,老泪纵横:“原来你也记得我们曾经说话的样子。”
源点不再沉默。
它开始回应。
而回应的方式,正是让更多人听见彼此。
三天后,傅知遥独自进入设施最底层的密室。这里原本封闭,如今却敞开了一扇从未见过的石门。门内是一间圆形房间,墙壁上刻满了流动的文字,全是未曾录入档案的静语会秘典残章。但在正中央,摆放着一台古老的打字机,墨水未干,纸张上写着一行字:
>“致归还之子:
>我们错了。
>不该以恐惧之名封印真心。
>若你读到此信,请代我们向所有被遗忘的灵魂说一声:
>对不起,我们回来晚了。”
落款是三个名字:
**伊莎玛?阿兰迦**
**艾利欧?忏悔者**
**傅承渊?守门人**
傅知遥怔在原地。
她终于明白,父亲这些年背负的不只是妻子“死亡”的谎言,更是整个静语会转型期的道德重担。他曾亲手签署过三十七份情感隔离令,也曾销毁过上百份关于Heartfield的研究资料。可就在母亲假死脱身的那夜,他也悄然留下了自己的血脉样本,并将其植入源点备份系统??作为未来重启协议的钥匙。
他一直都知道真相。
也一直都在等待这一刻。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母亲日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面此刻竟浮现出新的字迹,像是被某种共振唤醒:
>“亲爱的女儿:
>当你看到这些字,说明你已走到比妈妈更远的地方。
>我曾以为牺牲自己才能保护你,
>可是你教会我,真正的保护,是让你拥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