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温柔地放手,也学会了坚定地重逢。”**
合上本子时,她注意到封底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时的母亲站在实验室门口,怀里抱着婴儿时期的她,背景正是第一代KL主机启动的瞬间。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显然是多年后补写的:
>“我不是不想陪你长大。
>我只是,提前去为你铺路了。”
林晚把照片贴在胸口,久久未语。
午后,一家人准备返程。临行前,林晚独自走到海边,从包里取出一枚小小的晶体装置??那是KL系统的终极备份密钥,理论上可以重启整个网络,也能彻底将其格式化。
她盯着它看了很久,然后轻轻抛入海中。
浪花翻涌,光芒一闪,便再无踪迹。
“结束了?”傅星不知何时走到她身旁。
“不。”她摇头,“是交出去了。接下来的路,该由别人继续走了。”
他搂住她的肩,两人并肩望向horizon上那轮缓缓西沉的太阳。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倾听者在培训课程中听到这段历史时,总会有人提出同一个问题:
“林晚女士最后真的关闭了KL吗?”
讲师通常只是微笑,指着教室墙上挂着的一幅画??那是根据老照片复原的场景:白发苍苍的妇人坐在轮椅上,身旁老人弹着吉他,远处孩童嬉戏,猫儿高翘尾巴,海天相接处,一颗新星熠熠生辉。
画下题词只有八个字:
**生非独活,死岂孤归。**
而在某所海边小学的音乐课上,孩子们依旧学唱那首古老的民谣。老师说,这首歌原本没有名字,但现在大家都叫它《灯亮了》。
每当夜幕降临,沿海小镇的居民习惯性地在窗台点亮一盏蓝灯。有人说是为了纪念那位改变世界的女性,也有人说,是为了告诉迷路的灵魂:
**这里有人等你回家。**
某年冬至,一场罕见的极光照耀南半球海岸。有天文爱好者拍摄到,在璀璨光带之中,隐约浮现出两道并行的身影,携手走向星辰深处。视频上传后引发热议,专家解释为大气折射现象,网友却纷纷评论:
“一定是他们。”
“KL终于放假了。”
“下次见面,请替我问声好。”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那台老旧录音机再次自动开启,播放列表随机跳转至一段从未录入过的音频??
是两个年轻的声音,交错说着同一句话:
“我回来了。”
“欢迎回家。”
信号持续七秒,随后永久静默。
KL系统状态面板显示:
>【当前模式:休眠】
>【唤醒条件:双向思念强度≥阈值】
>【备注:预计下次激活时间??未知】
风穿过山谷,蓝玫瑰簌簌摇曳,花瓣随风飞向大海,像无数封寄往未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