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像这种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别人想挤都挤不上呢!
要不是因为他姐古丽和陈松的关系,这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这种好差事也根本落不到他的头上!
古丽的亲弟弟的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会说一些带有口音的普通话,认识的文字数量也极其有限,甚至还不如刘二认识的字多呢,会写自己的汉字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松之所以让他当厂长,也无非就是因为他做事踏实,人品端正,而且又是自己人,用起来比较放心而已。
在这个年代,疆省这边的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老百姓们的普遍学历也比东部地区的一大截。
奶粉厂又是陈松比较重视的产业,他打算把这个奶粉厂打造成全国最出名的品牌,所以这管理方面必须要跟上。
首先厂长得是自己信得过的人,还得是对自己言听计从,不会胡搞瞎搞的人,如此就能保证大方向上不会出错。
其次,如果厂长的能力有所欠缺,就需要提拔两个以上的有能力的副厂长,来辅助他。
之所以要提拔两个以上,而不是一个,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那人会慢慢把古丽的弟弟给架空,到时候就脱离控制了。
所以要有两三个以上的副厂长,每人各自负责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业务,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以免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陈松决定先从底层的员工之中考察一番,看看有没有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也比较能服众的人,提拔起来当副厂长。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的话,陈松就准备从东部地区高薪聘请几个副厂长过去辅佐古丽的弟弟了。
奶粉厂在剪彩典礼之后,终于开始投入了试运行。
陈松购买的那些用来生产奶粉的机器设备,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员过来指导。
于是他从购入设备的厂家里聘请了几个工程师过来,专门教导自己的员工。
大家都是一起学习,但总有人学的快,有人学的慢。那些头脑比较机灵,学的比较快的人,就被提拔成技术员,从事技术岗位,可以给别的员工做培训,工资当然也比普通的工种要高一些。
那些头脑笨,学习慢的员工,如果还有希望学会的话,就继续跟着技术员学习,争取将来做技术工种。
那些实在太笨,又没什么文化,根本没有希望学会的人,就只能做一些基础的粗活了,或者是打杂的活计,工资也就比较低了。
这些机器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半个月后就全部培训完成了,每个工人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培训结果,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此时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周围的牧场上,牛羊成群,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荷斯坦奶牛!
他们就像黑白相间的珍珠,散步在这片草场上,平静地啃食着地上的野草。
但他们却是牧民们改善生活的希望!
以前牧民们养这种荷斯坦奶牛,主要是产了牛奶供自己的家人们食用,或者去跟邻居朋友们交换一些其他的物资。
那时候交通很差,商品贸易也落后,但现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