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1977大时代TXT > 第1451章 尘埃落定畏罪自杀(第2页)

第1451章 尘埃落定畏罪自杀(第2页)

我说完,从包里取出那枚钛合金胶囊复制品,放在会议桌上。

“这是当年林知远藏进铅盒的东西。现在,它不该再埋进地下,而应陈列在即将建成的‘青萍纪念馆’中央。不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而是提醒所有人:**当一个民族开始遗忘自己的光,黑暗就会悄然归来。**”

散会已是傍晚。

我和朱韵走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晚风拂面,远处央视大楼的灯光渐次亮起。她忽然停下脚步,望着天边最后一缕橙红色的余晖,轻声说:“你说,如果我们没找到那些东西呢?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沉默?”

“那就不会有今天的会议。”我说,“也不会有那个在浙大实验室熬夜调试算法的女孩。”

她笑了:“你知道吗?她叫林晓禾。”

我猛地回头:“谁?”

“浙大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博士三年级,导师是张教授的学生。她的祖父……叫林知远。”

我怔住。

原来血脉从未断绝。

几天后,我和朱韵启程前往青海,参与青萍工程奠基仪式。同行的还有三位年逾八旬的老工程师,他们曾亲手焊接过YUAN-7的第一代反应腔外壳。一路上,我们经过当年车子陷进流沙的地方,如今已立起一座钢结构观景台,命名为“青萍起点”。

奠基典礼在清晨举行。高原的日出如同熔金倾泻,洒在新浇筑的水泥基座上。仪式很简单:每位参与者都将一枚象征性的“种子”投入地基坑中??有的是原始代码打印稿,有的是老式计算尺,有的是一小瓶取自香山旧址的土壤。

轮到我时,我拿出那张赵德海父亲拍摄的胶卷底片,用特制玻璃管封装好,缓缓放入坑中。

主持人宣读碑文:

>**青萍工程奠基记**

>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

>1976年,一群理想主义者在昆仑深处点燃火种;

>1977年,他们在风暴中藏下希望;

>2023年,我们在此接续使命。

>

>此地将矗立我国首座民用可控核聚变原型堆,

>它不只为发电,更为铭记:

>科学不应屈服于权谋,真理终将穿越时间。

>

>致敬所有在沉默中坚守的人,

>愿后来者,永不失追光之勇。

礼毕,礼炮鸣响七声??对应最初七件遗失的物证。

当晚,我们在临时营地举办了一场非正式聚会。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一位老焊工喝了一口青稞酒,突然唱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勘探队员之歌》。其他人陆续加入,歌声粗粝却滚烫,在高原夜空中久久回荡。

朱韵坐在我身边,仰望着满天星斗。

“你说,他们会安心了吗?”她问。

“也许不会。”我说,“但他们终于被人看见了。”

她转头看我:“接下来呢?你还会继续参与吗?”

我望着火焰跳动的光影,想起那个叫林晓禾的女孩,想起她在邮件附件里发来的最新模拟结果??YUAN-7-G7代码优化版,能量约束效率提升了18。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