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完整版免费 > 第813章 仙道传承之物(第1页)

第813章 仙道传承之物(第1页)

这里也算魔土深处了。

天魔之气与灵气缠绕在一起,地上树木形态都有了变化,枝干扭曲如虬龙,树皮呈现紫黑之色,枝头叶片半翠半墨。

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山间鸟兽都沾染魔气。

这方世界被。。。

风雪如刀,割过少年的脸颊,他却未抬手遮挡。那双眸子穿透漫天白雾,望向极北尽头??一座被冰封千年的黑塔,矗立在荒原中央,塔身缠绕着九道铁链,每一道都刻满禁言符咒。那是“缄口渊”,自古以来囚禁一切敢于直斥王权之人的地方。传说中,曾有三百六十位史官在此绝笔,他们的骨血渗入地脉,化作无声的银丝,至今仍在地下低语。

少年停下脚步,身后孩童也纷纷驻足。他们衣衫褴褛,肤色各异,有的脸上还留着鞭痕,有的手臂残缺,却是从各族逃出的孤儿,听闻南云溪的桃树开花、伪弦崩裂之事,跋涉千里而来。他们不懂什么《补遗录》,也不知“初语”为何物,只记得母亲临死前whispered的一句话:“去找那个敢写字的人。”

少年缓缓打开木匣,取出最后一卷残页。纸面焦黄如枯叶,边缘蜷曲,仿佛随时会碎成飞灰。但他双手稳如磐石,将它轻轻摊在雪地上。

无字。

可风一吹,天地骤然寂静。

一个声音响起,不是来自耳畔,而是自每个人心底浮现:

>“永昌十三年冬,北境守将霍仲勋率三千将士抗旨拒迁百姓,言‘宁背君命,不负黎民’。王庭震怒,遣缄口营围城七日,断粮绝水。城破之日,全军自焚于校场,火光照彻三州。事后国史载:‘叛将伏诛,余党尽灭。’然其妻怀妊跳崖未死,藏身山洞三年,以血哺婴,终将夫君遗书缝于襁褓之中……今此书重现,字字皆由母血浸染。”

话音落时,一名蛮族女孩突然跪倒在地,tears滚落雪中。她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块布片,上面密密麻麻绣着小字,针脚歪斜却用力极深。她哽咽道:“这是我阿妈留给我的……她说,等我识字了,才能看。”

少年点头:“那是霍将军的第七封遗书,也是唯一未被焚毁的一份。”

女孩泣不成声:“可我……我一直以为阿妈是疯子!她说的话,村里人都不信!”

“现在信了。”少年轻声道,“因为你说出来了。”

刹那间,雪地之下银光闪动,一条细若游丝的脉络缓缓浮现,蜿蜒而上,缠绕那块布片。光芒渐盛,竟将整段文字映照得通体透明。孩子们围拢过来,有人开始低声诵读,一人接一人,声浪叠起,如同春雷滚过冻土。

远处黑塔忽然震动,一道铁链崩裂,坠入深渊,发出悠长回响。

少年站起身,面向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走这么远?不是为了躲藏,也不是为了复仇。我们来,是要把那些被埋进雪里的名字,一个个挖出来。”

他指向黑塔:“里面关着最后一个活着的史官??沈砚之。他在里面写了二十年,用指甲刻墙,用血写地,每一句话都被冻结成冰。可只要还有人听见,他就没输。”

一名少年怯生生问:“可……我们怎么救他?没有钥匙,也没有武器。”

少年笑了,第一次露出近乎温柔的神情。他从怀中取出那枚赤红桃核,置于掌心,低语:“真正的钥匙,从来不是铁铸的。”

桃核微颤,忽然裂开一丝缝隙,一道金光溢出,洒在雪地上。紧接着,整片荒原的积雪开始融化,露出底下纵横交错的银丝网络??那是第七弦的支脉,早已延伸至此,只待唤醒。

“听。”少年闭目,“它们一直在等。”

果然,细微的声音从地底传来,像是谁在吟诗,又像是一群人在齐声默念。那是沈砚之二十年来所写的全部内容,被冰层封锁,却被银丝铭记。每一个字都在呼唤回应,每一次呼吸都在渴求见证。

少年取出炭笔,在随身携带的石板上写下第一句:

>“靖元五年,腊月,极北风雪夜。吾等至缄口渊外,闻沈公犹存,誓启其门。”

石板发光,桃林虽远在千里之外,却在同一瞬轻轻摇曳,一片花瓣飘落南云溪水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那涟漪扩散成字:

>“同记。”

与此同时,中原某座小镇的茶馆里,说书人正拍案高喝:“且听下回分解??《守塔少年破冰救史官》!”

台下众人哄笑:“又是编的吧?哪有什么沈砚之,朝廷早就说他是叛臣!”

说书人冷笑一声,掀开长衫,露出腰间一块铜牌,上面赫然刻着“缄口营?已销籍”。他压低声音:“我就是当年押送他的兵。亲眼见他被塞进铁笼,嘴里灌了哑药。可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

满堂寂静。

“他在笼子里,还在写。用舌头舔墙上的霜,留下一行行湿痕。等我们回头时,那墙上全是字??全是真话。”

人群骚动,有人怒骂“胡扯”,有人悄然离席。但角落里一个盲童默默记下了全部故事,当晚便对着窗外喃喃复述。第二日清晨,镇东老槐树下浮现出一圈银丝,悄然向东而去。

而此时的缄口渊前,三千桃核已在雪地中摆成阵形,每一颗都微微发亮,与地底银丝共鸣。少年盘膝而坐,将知微留下的陶瓮置于头顶,口中开始诵念《补遗录》开篇之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