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师叔实在太厉害了 > 第996章 虚鸿图(第1页)

第996章 虚鸿图(第1页)

“方师妹,我知道你正在闭关。我此次前来,只是想在出发前与你道个别。”

“此次万叶古国之行,危机四伏,但也机缘遍地!我丘心阳定能从中脱颖而出,夺得传承,为我紫云山争光!”

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待我归来之日,必是修为大进之时!到那时,我希望能有资格与师妹你……结为道侣,共探成仙大道!”

这番话语,大胆而直接。

让旁边侍立的两名道童都听得目瞪口呆,暗道这位丘师兄当真是太胆大包天,在自。。。。。。

夜风穿过真言阁的檐角,七枚铜铃轻碰,发出细碎如私语的声响。那声音不似警示,倒像低吟,仿佛整座楼都在呼吸。小满站在《未言录》高台前,指尖抚过空白书页的边缘,纸面微糙,却温热得如同活物的心跳。她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沈知白将初代言者铃交到她手中时说的话:“不是它选你,是你敢接。”

如今,这本巨册已收下三百二十七句未言之语。

有农夫写:“我偷了族长家的粮,因为我娘快饿死了。”

有官员写:“我篡改灾情奏报,只因上司说‘太平不能破’。”

还有一个孩子歪歪扭扭地写道:“我希望爹娘死掉,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打架了。”

每一句话都像一根刺,扎进观者心里,又悄然生根。有人读后掩面离去,有人久久伫立,仿佛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影子。而更多的人,在离开前默默提笔,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句。

第三日清晨,一个蒙面女子登台。她穿的是宫中女官旧制,袖口绣着褪色的鸾鸟纹。她落笔极慢,墨迹颤抖:

>“先帝崩前三日,亲口命太子监国。然次辅裴世衡连夜入宫,携‘遗诏’而出。那诏书……是我亲手伪造的。”

写完,她掷笔于地,转身就走。守阁弟子欲拦,小满摇头制止。她认得那字体??是二十年前被贬为庶人的前尚仪局掌记柳氏。当年一纸“秽乱宫闱”的罪名,让她全家流放北境,男丁充军,女眷没入教坊。如今她能活着回来,已是奇迹。

“让她走吧。”小满轻声道,“真相已经落地了。”

话音未落,二楼“不眠灯”区突然有一盏油灯自行熄灭。

众人惊愕抬头,只见那盏灯旁的书架上,静静躺着一本泛黄手札,封皮题签为《裴氏家训补遗》。翻开第一页,赫然是裴世衡亲笔所书:“凡遇皇权更迭,当以社稷安稳为先,纵行非常之事,亦不必挂怀道德。”

后面数十页,详述如何操控舆论、收买史官、构陷异己,甚至包括“若主弱,则扶傀儡;若主强,则病之”的阴谋策略。字字冷峻,毫无愧意。

小满盯着那本书,良久未语。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果然,五日后,南陵城外三十里处,一座废弃的监察院别院遗址被人掘开。施工的民夫原是为了修建灌溉渠,却不料挖出一道暗室。室内无尸骨,无数竹简整齐码放,每一片皆以朱砂标注年月与案件编号。经学者辨认,竟是大雍朝开国以来所有“钦定逆案”的原始卷宗副本!

其中最令人震骇的,是一桩尘封八十年的“九卿谋反案”。据正史记载,九位重臣勾结藩王,意图篡位,事发后全族诛灭,牵连万人。可在这批竹简中,却清楚写着审讯记录、刑具使用明细,以及一句由主审官亲笔批注的话:

>“无实证,唯上意需平乱。”

意思是:没有证据,但皇帝需要一场清洗来立威。

消息传回南陵,举城哗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连书院孩童都在背诵竹简上的句子。有人怒骂朝廷欺世盗名,也有人惶恐不安,生怕今上震怒,降罪南陵。

小满却只是召集群匠,下令在真言阁西侧加建一座新厅,名为“伪史堂”。

“我们不毁史,也不立新史。”她在奠基仪式上说,“我们只把曾被藏起的那一面,摆出来让人看。信不信,由你;知不知,由天。”

与此同时,许绾自北境归来,带回一包黑蝶残翼碾成的粉末。她将其混入漆料,涂于伪史堂四壁。每当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墙上,那些漆面便会浮现淡淡人影,口型开合,似在无声诉说。懂唇语的老吏辨认后泣不成声??那是九卿临刑前最后的遗言,一句句拼凑起来,竟是一首合诵的《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那一夜,整座真言阁灯火通明,无人入睡。

而在千里之外的皇城,紫宸殿内,年轻的皇帝赵恒握着一份密报,指节发白。

“南陵百姓,竟敢私藏逆典?”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寒意。

阶下跪着的内侍监头也不敢抬:“回陛下,非止藏书……他们还建了一座楼,专收谤语污言,称作‘真言阁’。已有十余州士人前往献稿,更有流民聚于门前,日日书写罪状。”

“罪状?”皇帝冷笑,“朕何罪之有?”

“他们说……”内侍顿了顿,声音更低,“说历代帝王皆有错,今上亦不该例外。”

殿中一片死寂。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走到御屏之前。那是一幅万里江山图,金线勾勒,锦绣铺陈,象征天下归心。他凝视良久,忽然伸手,将屏风一角猛地掀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