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了大楚,同样是温宰相的特色。
有时候,就连身为弟子的文成书,都觉得老师对他自己太过于无情。
除了俸禄之外,什么东西都不要。
而这些俸禄,只是老师为了自己生活而留下来的。
说不好听一点,就连一些芝麻大小的县令,都比自家老师的生活要好。
有时候文成书甚至很想问一句,这一辈子下来值得吗?
但他没有问。
每人的想法不同,他老师对此甘之如饴。
“发生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温宰相将毛笔放到一旁,皱起了眉头。
虽然已经年迈,但他身上自然而然的有着一股子文人之气,看起来不是很浓,但却格外入神。
文成书想了想,最后还是将遇到的事情说了出来,尤其是他看到了那些句子。
现场陷入安静,温宰相背靠着椅子,陷入了沉思。
“算了,不去管了。”温宰相挥了挥手,道:“这一把,算是陛下赢了。”
文成书点了点头,有些话想说,但又不敢说出口。
“君子坦荡荡,有话就直说,为何要做这种小人之相?”温宰相厉声喝道。
文成书打了个哆嗦,急忙道:“老师,你是如何看待徐白的?”
温宰相沉思片刻,道:“有才,并且是大才,就凭你带回来的这些句子,也能看得出来,但他的想法却和我相悖。”
“比如徐白的好友,云自海。”
“他同样是一个有才的年轻人,但却想着搞什么自治。”
“在我看来,凡是这种不是维护着大楚国利益的人,都是与我相悖。”
文成书迟疑道:“那为何……”
他的话没说完,因为他觉得世人都说他老师是个迂腐之人,而且是天下第一迂腐之人。
所以……为什么他老师又同意了,尤其是云自海,当初他老师是极力反对的,最后仍然同意了。
“唉……”温宰相叹了口气,反问道:“连你都认为我是迂腐之人吗?”
“弟子不敢。”文成书赶紧低头。
温宰相站了起来,来到窗户旁,看着窗外的景色,缓缓说道。
“我身为宰相,又怎不知道变革的好处?”
“但是变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我老了,我承受不起那些代价,我知道,按照我的方法下去,大祖国虽然没有绝顶的辉煌,但必然会延续。”
“陛下的方法……云自海自制,还有接下来的徐白,是变革。”
“但是成是败,我说不清,这只是陛下的一次小范围试验,试验我是同意的,但我要把控成功的因素,现在懂了吗?”
文成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他心中很清楚,老师已经不会再去管徐白的事。
不过,就像当初的云自海一样,老师还是不待见徐白。
文成书走了,只留下温宰相。
温宰相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又回到椅子上坐下,脸上露出疲惫之色。
“这天下,无论是大楚,还是大越,或者蛮族,都在想着一统,因为只有一统,才能够真正进入那个地方。”
“那就看看,谁能一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