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片刻,气球吊篮里的侦察营军官操作着类似沙普信号塔的升降杆,向地面发出了一连串的信号。
参谋从地面接收组那里接过译文,转身向莫罗道:“将军,和您预料的完全一致,在东北方向3公里外发现敌军,大约2万6千人。”
莫罗判断维尔姆泽在遭到突袭之后,多半会向联军主力求援,他就是冲着这支援军来的。
而卡尔大公根本没有想到,昨天还在40多公里外袭击维尔姆泽左翼的法军,今天早上就会突然出现在他和维尔姆泽军团之间的位置。
莫罗当即拨转马缰,率军朝目标赶去。
一支特殊的骑兵队伍按照既定作战计划脱离了大部队,以极快的速度奔向奥地利援军。
这队“骑兵”有4千来人,却只骑了两千匹马。为了减少马匹的负担,所有士兵的身材都不高,且体重严格控制在60公斤以下。
是的,这就是法国二次军改之后新增的腾跃兵部队。
他们只需要很少量的战马,就能达到接近于骑兵的机动速度,用来进行快速拦截,以及包抄突袭非常合适。
3个腾跃兵营一直绕到了奥地利援军的东侧一公里处,这才下马开始列队。此时他们的坐骑已经累得几乎要站不稳了,不过腾跃兵也并不依靠马匹作战,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压榨马力。
负责增援维尔姆泽的奥军指挥官登内菲尔德男爵还在催促士兵加快速度,突然有骠骑兵返回报告:“将军,前方发现敌军防线,大约有四五千人。”
登内菲尔德男爵顿觉一阵头大。
他在前几天的联军作战会议上还听总参谋长韦罗瑟提到,最近德意志中部到处都有法军出没,没想到竟然都跑到这里来了。
好在只有几千人而已,迅速击溃他们就行。
但抵达拜罗伊特的时间就要因此推迟了。他呼了口气,命令前军立刻对法军防线发起进攻,而后又派骠骑兵绕向其左翼,。
半小时后,奥军的大炮开始发出轰鸣。
登内菲尔德男爵正在为天黑之前赶不到拜罗伊特而心烦之际,就感觉大炮的声音似乎有些不对。
他转过头去,皱眉。为什么侧后方会有炮声?
他猛地一个激灵,对一旁的参谋大喊:“敌袭!”
法军那边,热气球又升了起来,随时为己方的大炮进行校射。
奥军的后队被身后呼啸而来的炮弹打得猝不及防,仅仅五六分钟的工夫,地上便已出现了二三百具尸体。
等到登内菲尔德转身防御的命令传来,奥军军官已经无法约束自己到处溃逃的士兵了。
莫罗根本没给奥军留任何的反应时间,内伊和南苏蒂随即指挥两支冲锋纵队,伴着炮声从西、南两个方向迅速袭向敌人。
奥军的战斗力原本就远逊于法军,此时又遭到莫罗的优势兵力突袭,几乎是稍一交火就开始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