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兹卡的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开始认真瞄准敌人。
然而,此时站在施纳特镇外一座谷仓上的迪马斯中校却是眉头紧皱。
他在望远镜中清楚地看到,自己左翼有超过4千俄军进行包抄,而赶来增援的31旅只投入了不到3千名士兵。
更糟糕的是,己方的援军的线列阵断成了4截,且行进速度也不一致,东侧比其他位置明显滞后近百米。
如果这样和严阵以待的俄军交火,肯定会被迅速击溃的。
他原本想派人去提醒31旅,但他随即又看到了自己防线上那单薄的兵力,以及正在从右翼靠近的俄军。
他用力叹了口气,只对参谋道:“让后备军准备战斗。希望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日落……”
施纳特镇防线左侧。
叶夫列莫夫同样看到了阵型不整的法军,轻蔑地笑了笑,转头对传令官示意:“让我的小伙子们都装好刺刀。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这边的战斗,然后第一个冲进镇里。”
他是苏沃洛夫的忠实拥趸,坚信后者“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理论。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刺刀冲锋的威力确实比火枪射击要大得多。按照苏沃洛夫所说,一柄刺刀可以在短时间内刺伤三个人,而上百颗子弹却可能只会在空中乱飞。
所以一旦发起刺刀冲锋,只要能压倒对方的士气,几乎瞬间就能将敌人击溃。
而这正是俄军的优势项目,历史上他们曾多次依靠白刃战冲垮了比己方强大的对手。
叶夫列莫夫面对人数比自己少,队列又乱糟糟的法军,很确定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结束这边的战斗。
很快,镇北侧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
随即,俄军阵前那持续了许久的单调的鼓点骤然加速,变得急促而狂暴,如同冰雹倾泻在屋顶上。
一阵嘶哑而压抑的咆哮声从俄国士兵的喉咙中迸发而出,“乌拉——”
喊声迅速汇聚成洪流,如同堤坝决口。
灰色的“海浪”朝对面单薄的白色线列疯狂涌去,似乎只需一个碰撞就能将其碾得粉碎。
31旅的法国士兵们瞬间被这股气势惊得止住了脚步。
然而,仅仅几秒之后,一名法军荣耀代表便转身对士兵们挥手喊道:“看到了吗?那些野兽冲过来了,但我们无所畏惧!
“为了祖国!”
立刻有人大声接道:“对!让他们看看,谁才是战场的主人!”
“是伟大的法兰西!”
“为了祖国!法兰西的公民们,继续前进!”
“法兰西万岁!准备刺刀!”
“消灭所有敌人!”
狂奔之中的俄国士兵愕然发现,对面的法国人并未出现以往的敌人那般惊恐的神色,甚至,那些人的脸上还带着兴奋与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