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亚尔手下的瓦隆地方军士兵们用关爱的眼神看着这群年轻人。
这些前瓦隆警察部队可是跟着近卫军团一起打过仗的,深知每天30公里是什么概念。嗯,大概就是三天后腿会酸疼到像要断掉一样。
然而,当队伍经过了明斯特——距离梅彭正好90公里——新兵们虽已不再不时高呼“为祖国而战”之类的口号,甚至没人唱歌了,但却也没任何人抱怨腿疼,行军速度始终没有减慢。
次日中午,有德意志农夫打扮的人被法国骑兵带到了勒费弗尔面前。
来人从裤脚里取出密信交给他,立正道:“将军,苏尔特将军已经进入黑森。他让我告诉您,在温特贝格附近发现了敌军。”
温特贝格在黑森西侧,距离卡塞尔不到70公里。
勒费弗尔对照密码本看完了信,对一旁的传令官高声道:“命令全军立刻转向南。等等,新兵营还是留在原地吧……”
……
瑞士中部。
布吕歇尔已大致确定,援军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了。
他自然还不知道,皮克顿军团早在4天前就已被全歼。
他看着参谋早上送来的存粮数量,已经有些麻木了,还剩下11天的食物,即使按照最低标准,也不可能坚持过半个月。
他皱眉叹了口气,或许只能冒险强攻试试了。
骑兵依旧按照每天的惯例四散出去征集粮食。其实人烟稀少的格拉鲁斯早就被普军翻了几十遍,最多能带回些蔬菜和土豆,那都是附近瑞士的农民藏起来的口粮。
然而,这次直到傍晚,所有骑兵都是两手空空地返回营地。
布吕歇尔知道,格拉鲁斯已经什么吃的都没了。
他咬了咬牙,对一旁的参谋沉声道:“召集所有高级军官,我们明天发起突围。”
次日清晨,近三万普鲁士前锋对西、南两个方向的法军发起了猛攻。
令布吕歇尔没想到的是,进攻竟异常地顺利,法国人只是象征性地开了几炮就放弃了阵地。
还不到中午,陶恩奇恩军团便已突出到格拉鲁斯以西10公里处,并建立了防线。
布吕歇尔骑马走出了格拉鲁斯的山间之后,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对参谋道:“看来是援军牵制了法国人的主力。”
后者忙问道:“将军,那接下来要怎么办?”
“先设法和援军取得联系。”布吕歇尔一扫之前的阴霾,高声道,“我们赶去苏黎世,或许还能对敌军形成夹击。”
援军只可能从巴塞尔和圣加伦两个方向来,所以朝北面的苏黎世去肯定没错。至少能从那里获得一些补给。
当天下午,普军主力完成集结,正准备向西北方向进发,就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了枪声。
射击虽然并不算密集,但布吕歇尔仍是大惊失色,只怕法军是要引他离开格拉鲁斯,然后在这里进行伏击。
他慌忙命令原地展开防御,后队先留在格拉鲁斯,以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能退回去。
就这么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前来袭击的法国人并未和普军交火,便又悄然撤退了。
只是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布吕歇尔烦躁地骂了一阵,命令士兵们原地休息,明天再继续赶往苏黎世。
次日,普军刚展开成行军队列,还未动身,前方就再次出现了枪声。
【注1】威廉三世其实是腓特烈大帝弟弟的孙子。
【注2】这里的法兰克福是指位于奥得河畔的普鲁士城市。另一个法兰克福在美因河畔,是美因茨的首都。
【注3】科隆是一座横跨莱茵河两岸的城市。左岸是主城区,目前属于法国领土。右岸被称为道依茨,规模远小于左岸,但建有要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