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全文免费阅读 > 第814章 道衍两界修行法(第3页)

第814章 道衍两界修行法(第3页)

双刀坠地,面具碎裂。他抱着头嘶吼:“我不是恶魔……我只是……不敢再说‘不’……”

少年走上前,扶起他:“现在可以说了。”

赵承业抬起头,满脸泪水,用尽力气说出十年来的第一句真话:“我承认……我犯下了十七桩文字狱,毁掉了四百三十一份民间记录……我……有罪。”

话音落,脚下银丝缠绕而上,将他的罪状铭刻入地。但这并非惩罚,而是记录??正如《补遗录》所求,非为复仇,只为不让任何一页历史真正消失。

七日后,大军倒戈。

九位老史官获释,加入传灯行列。赵承业自愿戴上缄口营旧枷,徒步西行,誓要走遍当年被他毁书灭口的村落,逐一向百姓谢罪。

而少年与沈砚之则踏上归途。他们不再急于隐藏,而是光明正大地行走于官道之上。每经一村,便停下脚步,让孩子们讲述他们在缄口渊前所见所闻。有人不信,驱赶他们;也有人默默记下,夜里偷偷将故事讲给儿孙听。

一个月后,第一座城墙出现了刻痕。

在东陵郡外的戍边碑上,有人用炭条写下:“霍仲勋,忠烈将军,永昌十三年拒迁百姓,全家殉节。”

次日,旁边多了另一行:“李崇文,修撰官,因记灾情入狱二十年。”

第三天,整面石碑被填满,密密麻麻全是被抹去的名字。

官府派人铲除,可当晚又被人重新刻上。如此反复七次,最后连负责铲除的差役也偷偷留下一行:“我家祖上姓沈,曾为史官,不知所踪。”

春天真的回来了。

南云溪两岸,桃林绵延百里,花开不谢。各地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有卸甲归田的老将,带来战场秘录;有深山隐修的道士,献出观星证言;甚至有一位宫中老太监,颤巍巍捧出半卷烧焦的起居注,哽咽道:“先帝临终前说‘朕愧对天下’,可这话,从来没人敢记。”

少年每日清晨磨石板、削炭笔,将新得之言一一录入《补遗录》。沈砚之虽目不能视,却坚持口述《北纪》续篇,声音苍老却有力。他说:“我不求青史留名,只求后人翻开书页时,能知道,曾经有人不怕死,也不怕被遗忘。”

某夜,少年独坐溪边,望着水中倒影。月光下,他发现自己额角竟生出一道淡金纹路,形如断弦重续。他忽然明白,那是第七弦的认可??当他选择不说谎的那一刻,他就已不再是凡人。

远处传来孩童读书声:

>“靖元五年,春,破缄口渊,迎沈公归。共记《补遗录?后纪》卷七。”

>“同年夏,天下多处现银丝,民始敢言。秋,首座‘真言碑’立于东陵。”

>“冬,王庭遣使问罪,使者见万人齐诵《补遗录》,竟伏地痛哭,不愿复命。”

少年微笑,拾起一片落花,轻声道:“知微,你看到了吗?”

花瓣背面,新浮现一行字:

>“我看得很清楚。继续写下去,直到所有人都敢抬头看天。”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王庭不会轻易放手,伪弦或许还会重生,新的缄口营可能已在暗处筹建。但他也不再焦虑。因为此刻,三千桃核已播撒四方,三千灯火正在黑夜中次第点亮。

有一天,某个孩子会在课堂上举起手,问先生:“老师,什么叫‘不能说的真相’?”

而先生会愣住,然后笑着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风依旧吹着。

它穿过山谷,掠过屋檐,拂动书页,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轻轻问:

你要怎么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