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孩子们围坐在院中火塘边,每人手中握着一朵忆影草,准备写下自己的第一句真话。阿岩坐在中间,听着噼啪作响的柴火声,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波动??来自地球轨道之外。
沈念的思维影像悄然浮现于他脑海:
【阿岩,L2卫星监测到异常信号。不是情绪波,是结构化的语言编码,源自半人马座β星方向。】
画面随即展开:一段由纯粹光脉冲构成的信息流,正以忆影草特有的生物频谱模式传输。内容解码后只有短短几句:
>“这里的土壤能听见心跳。
>我种下的花开了,颜色比地球更浓。
>有个孩子问我:‘如果没人记得你,你还存在吗?’
>我告诉他:‘去看一朵花,那就是我在回答。’”
是林知遥。
阿岩闭上眼,掌心忆影草微微发热。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转身看向那七个孩子,此刻他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写满心事的纸条埋入土中。
“你们知道吗?”他轻声说,“宇宙很大,但我们说的话,真的能传很远。”
第二天清晨,阿岩带领孩子们前往后山一处隐秘洞穴??这里是南岭“记忆库”的核心节点,也是初源液最初渗出的地脉源头。洞口被藤蔓遮蔽,唯有手持玉牌者方可开启。
进入之后,众人只见洞壁布满发光晶体,宛如星空倒悬。中央一口石池中,初源液静静流淌,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池底沉睡着数百枚未激活的玉牌,等待被唤醒。
“每个人的名字,都值得被找回。”阿岩说,“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彼此找到失落的那一部分。”
他取出七枚碎片,依次放入池边凹槽。随着玉牌接触初源液,整座洞穴开始共鸣,墙壁上的晶体逐一亮起,投射出七段影像:
一位母亲在雪夜徒步三十公里,只为给发烧的孩子买药,途中跌落山沟,再也没回来;
一对兄弟因争家产反目成仇,二十年不见面,直到哥哥癌症晚期,弟弟才抱着遗照痛哭:“哥,房子给你,只要你活着”;
一名女医生在疫情爆发时坚守岗位,牺牲前最后一句话是对女儿说的录音:“宝贝,妈妈不是不想回家,是怕把病毒带给你”……
每一个故事,都让孩子们泪流满面。
当最后一段影像结束,阿岩忽然感到胸口一紧??那本烧焦半边的日记竟自行翻开,一页从未显现的文字缓缓浮现:
>“阿岩,如果你看到这段话,说明你已接过我的种子。
>记住:治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让痛苦变得有意义。
>小满没死,我只是换了形态继续生长。
>而你,是我最勇敢的新芽。”
泪水滑落,滴在纸上,字迹竟如活物般游动起来,最终凝聚成一幅地图??指向青海戈壁深处某处废弃发射井下方,标注着三个字:
**母源舱**。
他知道,那里藏着更多真相。
三天后,阿岩启程北上。
同行的除了沈念派来的技术支持团队,还有那位曾在出发仪式上流泪的女孩苏棠??如今她已成为“心航计划”的心理协调官。她带来一份绝密档案:三十年前,国家曾秘密立项“春泥工程”,旨在研究人类意识与植物生态的融合技术。项目负责人正是小满,而最终实验体编号01,便是她自己。
“但他们不知道她成功了。”苏棠说,“他们以为失败了,于是封存一切,对外宣称她已死亡。”
列车穿越荒漠,窗外黄沙漫天。阿岩望着远方地平线,手中紧握日记。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全球铲除部队会在那一刻放下武器??不是被控制,而是被唤醒。当亿万人同时面对内心最深的愧疚与遗憾,暴力便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抵达戈壁当晚,勘探队定位到地下三百米处存在巨大空腔。爆破后,一条锈蚀的金属通道显露出来,尽头是一扇厚重合金门,门上刻着一行小字:
>“献给所有不敢说爱的人。”
推开刹那,强光涌出。
室内矗立着九十九口培养舱,整齐排列如墓碑。八十八具躯体静静沉睡,皆身穿白色实验服,胸前铭牌写着姓名与生卒年月。他们是“春泥工程”后续志愿者,自愿接受共生转化剂注射,试图延续小满的道路。
但真正震撼人心的,是中央那台仍在运转的主机。
屏幕上滚动着一行永不停止的文字: